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一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一朗读

淮县当年逼塞垣,乃翁采棒此悬门。馀威尚可消奸猾,故老应思识子孙。

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汪炎昶简介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朗读

古诗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一相关作品

木落初宜菜,亭荒不复茅。

牛分叉路口,鹳立秃松梢。

春暖平原烟草肥,柳阴牧罢夕阳微。儿童惯识林塘路,纵著鞭绳月下归。

好是西湖醉后听,打窗惊柳隔堂屏。莺花又送春光老,凫藻偏涵雨气腥。

曲按银筝何太急,杯行玉手不须停。尊前便是巫山梦,莫道行云事未醒。

献捷灵州倅,归时宠拜新。论边多称旨,许国誓亡身。

马渴黄河冻,雁回青冢春。到蕃唯促战,应不肯和亲。

秋夜坐东窗,残雨时一滴。

四壁无人声,心境两虚寂。

为官几载贫,因病忆江莼。在县常无事,还家祗有身。

随行一舟月,出送满城人。去后野棠树,年年花发春。

今我不乐游四方,夙昔已具浮海航。

十年点化鸥心性,一生正坐虎文章。

膴政渐遐俗,清风律懦夫。

人怜埋玉树,谁复奠生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