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鳌峰十二明

挽鳌峰十二明朗读

伤心叹逝恨千重,云想秋衣月想容。青草泉门今独闭,绿樽池馆几时逢。

棋山访寺馀残雪,花屿寻春有旧踪。何处临风堪洒泪,沙头南望见鳌峰。

王恭简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王恭朗读

古诗挽鳌峰十二明相关作品

第一折

(冲末孛老儿、卜儿、旦儿同上)(孛老儿云)段段田苗接远村,太公庄上戏儿孙。虽然只得锄刨力,答贺天公雨露恩。老汉延安府人氏,姓刘,双名荣祖。嫡亲的四口儿家属:婆婆王氏,这个是老汉的儿媳妇儿,我有一个孩,唤做刘彦芳,在京师做着个把笔司吏。时遇着清明一百五,家家上坟祭祖,拜扫坟茔。婆婆,俺准备些肥草鸡儿、黄米酒儿,俺去那祖坟里,烧一陌纸去。若要富,敬上祖。婆婆,你和媳妇儿先去,我封锁了门户便来也。(卜儿云)老的也,你去前后执料的停当者,我与媳妇儿先去,你随后便来也。(同旦儿下)(孛老儿云)婆婆和媳妇儿先去了也,我收拾了酒食,封锁了门户,上坟走一遭去。(下)(卜儿同旦儿上)(卜儿云)老身是刘荣祖的那浑家。今日清明寒食一百五,家家户户上坟祭祖,烧钱烈纸。媳妇儿,俺先行,你公公随后便来也。咱慢慢的行。(净扮葛彪领张千上)(葛彪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张子房。出的齐化门,便是獐鹿房。小官姓葛,名彪,字蜊酱,我是蛤蜊酱的便是。父亲是葛监军。我是权豪势要之家,累代簪缨之子。我打死人不偿命,常川则是坐牢。时遇春间天道,万花绽锦,柳绿如烟。我去踏青赏玩,我多领些伴当,但是人家好女孩儿,我拖着便走。我出的这城来。(卜儿、旦儿行走科)(葛彪云)下次小的每,你见么,你看那柳阴直下,一个年老的婆婆,领着一个年纪小的大姐。你去说一声,借他那大姐,与俺那壁官人递三杯酒,缀三根带儿,叫我三声义男儿,我就上马去也。(张千云)理会的。(张千做见卜儿科,云)支揖妈妈。(卜儿云)哥哥万福!有甚么话说?(张千云)那壁官人的言语:借你那年纪小的大姐,与俺官人递三杯酒,叫三声义男儿,俺官人上马便去也。(卜儿怒科,云)这厮好无礼也!他人妻,良人妇,怎生替你把盏?他的娘肯替我男儿把盏么?(张千云)不干小人事,是俺官人说来。我回话去便了也。(张千见净科)(葛彪云)他来也不来?(张千云)他不肯来。他说道:你的娘肯替他男儿把盏么?(葛彪云)他说甚么?(张千云)他那妈妈子说道:着你的娘,肯替他老公递三杯酒,叫三声义男儿,他才着他媳妇儿来哩。(葛彪云)谁这般道?(张千云)是那壁老妈子说来。(葛彪云)打这弟子孩儿!我有娘呵,要他替我把盏?你过来,我自己问他去。妈妈下拜哩。(卜儿云)官人,你骑着马哩。有甚么话说?(葛彪云)我恰才着伴当来说。借那壁姐姐,替我把一杯酒儿,叫我三声义男儿,我便去也。(卜儿云)甚么言语!你的娘肯与俺男儿把盏么?(葛彪云)这婆子无礼也!你怎么敢骂我?你不认的我,我是葛监军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登高丘,望远海,银台芝阙排空烟,青童羽驾今安在。

炎凉相续如循环,堂堂白日欺红颜。谁能混迹尘埃间,当驱风驭凌三山。

小奴携筐绿掩苒,斜日归自东邻家。青精未试仙子诀,泠淘的见诗翁誇。

人间正味竟何在,天地育物真无涯。紫莼青荇更不恶,高秋谁泛三江槎。

末着尤奇特,杯行忽坐亡。

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

谁罅五色石,下注昆崙丘。泓然万顷玻璃秋,坼为两派江河流。

再画中原膏九州,蒸云噏日元气浮。初分一线莲花边,要种白璧浇蓝田。

回首都非,一笑解、老蚕缠缚。听万木、无边叶下,不伤飘泊。

秋末思群如朔马,山中识字非云鹤。任去来、裸足傲贤能,终无托。

近山浅绿远深青,两样风姿一样清。

似怨朝阳卷云雾,被侬看著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