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客行

估客行朗读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海客乘着海船汤帆乘风,到远处经商。

就像飞入云中的鸟儿一样,一去就没有影迹了。

注释

估客:贩运货物的行商。

乐:一作“行”。估客乐,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清商曲旧题。王琦注:《通典》:《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武帝布衣时,常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曰:“昔经樊、邓役,阻潮梅根渚。感忆追往事,意满情不叙。”梁改其名为《商旅行》。

海客:海上旅客。此指估客,乘海船出外经商的商人。

将船:驾船。

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后泛称行旅,出行。此指远道经商,外出做生意。

譬如:好像。

参考资料:

1、林东海.李白诗选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3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2

创作背景

  估客乐,乐府旧题,史载为齐武帝萧赜首创,其后则有释宝月、陈后主(叔宝)继作,又庾信亦有《贾客词》,至此,被法定为贱类的商人正式走上了诗坛,折射出商人(特别是富商)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变化。此诗为李白沿用前人旧题而作。作年不详。

参考资料:

1、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79-280

2、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2

估客行鉴赏和赏析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通过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一幅商人随风漂流、驾船远行经商的远景。此诗主要反映了人们纷纷从事商业活动和商业的发展情况,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唐朝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的景象,说明商人低贱的社会地位在唐朝正在起着微妙的变化。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运用比喻手法,烘托出商人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一去不复返的感伤叹息。

  此诗语言朴实平淡,极富韵味,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首二句写风高行远。末二句用形象比喻行役之远。通过借用“天”、“风”、“云”、“乘”、“去”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

  此诗感慨商人远行,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来去自由,寄寓了作者孤寂流落的身世之感,也着重突出商人反映唐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唐人和六朝诗人对商贾的不同心态。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朗读

古诗估客行相关作品

尘嚣十里清,秀岭半空插。萦纡疑无路,两石开一峡。

豁然见天宇,四顾皆峭拔。入门上石级,伛偻如登塔。

攀藤蹑石访幽客,茆屋参差松树隔。山童闻语不应门,古木千章鸣格磔。

叠嶂云仍起,崇山境转幽。溪云千顷雪,松籁一林秋。

长啸临朱阁,清游卧石楼。桥回泉溜远,消尽古今愁。

忆得沈香歌断后,深宫客梦迢遥。研池残墨溅花妖。青山人独自,早不侣渔樵。

石壁苍寒巾尚挂,松风顶上飘飘。神仙那肯混尘嚣。诗魂元在此,空向水中招。

观形飞海檄,共事得盘桓。月色鸣刀静,江声咽夜寒。

烽烟筹里息,虎豹望中看。何日图麟阁,应惭獬豸冠。

当年挥尘讲何经,赚得坚顽侧耳听。

我自吟诗无法说,石头莫作定盘星。

地祇逃秀境,神化或殷雷。裂汉娲补合,高峰剑跃开。

即今新定业,何世不遗才。若是浮名道,须言有祸胎。

水程何日到瓜州,谩说儒家冠九流。已与官船充水手,更从廷尉望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