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麟自南邑至酇相会作诗次其韵

德麟自南邑至酇相会作诗次其韵朗读

脂车欲入南山路,马首忽西真有数。

此生兀兀老江山,曩事纷纷过风雨。

君行岭上正穿云,我向津头欲呼渡。

石门秀绝冠荆楚,万壑千岩供指顾。

赴涧哀泉咽复流,出岫闲云散还聚。

遥应写怀远怜我,瘦马饥童傍江雾。

平时追随若形影,异县相望忽如许。

他年两翁各赋归,思山便可拏舟去。

李廌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朗读

古诗德麟自南邑至酇相会作诗次其韵相关作品

当歌对玉酒,匡坐酌金罍。竹叶三清泛,蒲萄百味开。

风移兰气入,月逐桂香来。独有刘将阮,忘情寄羽杯。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隔山山不高,隔水水不深。山水自渺渺,怀君空有心。

亭间阒无人,明月挂高林。仿佛见美髯,履綦不可寻。

彭传师于吴江三高堂之前钓雪亭,盖擅渔人之窟宅以供诗境也,赵子野约余赋之。

挽住风前柳,问鸱夷当日扁舟,近曾来否?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谩留得莼鲈依旧。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淮阴束手九江闲,谁信功成颊舌间。不惜鸿沟分二国,太公今日得生还。

家来三乐益芬芳,不爱华堂借草堂。

每听鸣驺传陋巷,便知宝勒下明光。

一炷夜香清,挑灯听雨声。

虽然添客梦,却可助诗情。

长松夹修道,芳草寒未歇。朝落东峰云,暮照西原月。

独鹤步不鸣,主人清啸发。寻仙可长往,将从炼金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