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董才孺 其二

次答董才孺 其二朗读

严城青火夕,古道白沙殷。不有杞人恤,其能桑者闲。

悲歌怀旷代,旅梦信关山。何日咨微贱,迟君一解颜。

陈邦彦简介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

陈邦彦朗读

古诗次答董才孺 其二相关作品

雾雨林塘晚,风霜聚落寒。

衣冠存简朴,农圃傋艰难。

猗兰奕叶晓疏晴,栩栩秋光小蝶轻。

皂翅绣花三五点,庾郎无句画难成。

疏灯草具会痴人,偶语诗书亦夙因。五十自怜闻道晚,百年谁会不传真。

愿同秉烛寻流晷,便抱斯文寄贱贫。岂为乾嘉耆旧感,纷纷漠宋总成尘。

城在东南诚第一,江湖只向坐中窥。斯堂占胜名天下,况有仁皇御制诗。

拄笏高人塘外居,作诗直与古人如。偶从荷芰香边得,閒向筼筜节上书。

白露湿阶凉气早,青灯照壁雨声疏。晓来不署金吾事,带剑承明去直庐。

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

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客路厌繁暑,归怀惬新景。枕冷梦自清,夜明窗更炯。

聊栖明月枝,胜逐西风梗。支床甘自息,伏枥倦思骋。

乐事何如忧患多,寻梅不厌数经过。从今直到杨花尽,终始春风亦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