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自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035e52e453610661ed9f41d

B

被解释变量(因变量):列于模型中方程左面作为分析对象的变量。p2 边际替代率:p49 部分调整模型:p37 C

CES生产函数: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p50 长期影响参数:p34 超参数:p32 D

DW:德宾—瓦森统计量或DW统计量。p22 单方程估计法:对联立方程模型中的方程主观进行估计,从而获得整个联立模型的估计。p44 单一回归模型:单方程线性回归模型,用它作经济预测是最简单的预测方式,也是最常用的预测方法。p59 多重共线性: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若干解释变量或全部解释变量的样本观测值之间具有某种线性关系。p22 E

恩格尔曲线:p47

二级检验:经济计量准则是统计检验基础上的再检验。p58 F

返回预测:样本期以前时期的预测。p60 方差非齐性或异方差: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是常数,则称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非齐性或异方差。p18 方差膨胀因子:p23

方差齐性假定或同方差性假定:经典线性回归分析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为常数。p18

方程:把变量,参数和随机扰动项组成数学表达式,借以反应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式。p3

非均衡计量分析的数量模型。p63

分布滞后的模型:如果被接受变量Yt不仅受同期解释变量Xt影响,而且还明显依赖于X的滞后值Xt-1,Xt-2……的模型,它可以反映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影响。p33 分段线性回归:用虚拟变量估计不同数量水平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不同影响,在经济关系中,当解释变量X的值达到某一水平X*之前,与被解释变量Y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当解释变量X的值达到或超过X*以后,与被解释变量Y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此时,如果已知X的转折点X*,就可用虚拟变量来估计每一段的斜率。p31 G

工具变量法:某一个变量与模型中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但却不与随机误差项相关,就可用此变量与模型中的变量构造出模型相应回归系数的一个一致估计量,这个变量就是一个工具变量,此法称为工具变量法。p25 供给导向:在模型中表现为总产量或国民收入是由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或净产出所形成。p54

过度识别:从简化式参数中获得的结构式参数不止一个。p42 H

H统计量:p38

横截面数据:同一时间内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p2

回归分析:研究一个变量(被解释变量)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解释变量)的依存关系,目的在于根据解释变量的数值来估计或预测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均值。p5 会计恒等式(定义方程):表示某种定义的恒等式。p41 I

I(K):如果一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经过K次差分后为稳定时间序列,则称这个时间序列是K阶单整的,大多数经济变量是一阶单整的。p61 J

几何分布滞后模型:对于无限分布滞后的模型,如果其参数值按某一固定比率递减,则成为几何分布滞后模型,它可以变化为仅包括几个参数的自回归模型。p35

技术方程式:反映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方程式,包括生产函数。p40

简单相关系数检验法:两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r是测定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可用来检测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程度。p23

简化式模型:把结构式模型中的内生变量表示为前定变量和随机误差项的函数的模型。p42 结构式方程:结构式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p41 解释变量(自变量):列于模型中方程右面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p2 经济计量模型:对现实经济系统的数学抽象。p3

经济计量学: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26年提出,起源于对经济问题的定量研究,根据他的观点,可定义为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的统一。p1 经济计量准则:有经济计量学理论决定的判别准则,按它评价模型目的在于研究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参数估计方法是否令人满意。p58

经济理论准则:由经济理论决定的判别准则,即用经济学的原则,定理和规律等准则来判别模型估计结果的合理性程度。p57

均衡条件:反映某种衡量关系的恒等式。p41 K

控制变量:模型中决策者可以控制的变量。p3 L

联立方程模型:由两个或两个相互联系的单一方程构成的经济计量模型,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因而成为政策模拟和经济预测的重要依据。p39 M

模型功效评价:对所构建的经济计量模型的可靠程度作出判断……p56 N

内生变量: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p2,p39 内生参数:依据样本观察值,运用统计方法估计得到的参数。p3

拟合优度:样本回归直线与样本观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常用判定系数r2。p7 Q

恰好识别:能够从简化式参数中获得唯一的结构式参数。p42 前定变量:包括外生变量和滞后内生变量。p40 S

时间序列数据: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在同一数据列中的各个数据必须是同口径的,要求具有可比性。p2 事后模拟(历史模拟):样本期间的预测。p60 事后预测:样本期以外刚过去的预测。p60 事前预测:样本期以外需要做预测的区间。p60

随机方程:根据经济机能或经济行为构造的经济函数关系式。p4

T

TS/CS模型:时间序列与截面结合(Time Series/Cross Section)的数据模型。p62 统计准则:由统计学理论决定的判别准则……p57 W

外生变量:非随机变量,其取值在模型之外决定,是求解模型时的已知数。p2,p39 外生参数:依据经济法规人为确定的参数,如固定资产折旧率,税率,利息率。p3 无形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在时间上的变动所反映出来的综合投入效果,它对生产中经济增长的影响不需要增加任何投入。p51

误差变量模型:包含有观测误差解释变量的模型。p24 X

系统估计法:对整个模型系统中的所有方程同时进行估计,从而能够决定所有结构参数的估计量。p44

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联的程度,用相关系数来表示。p5

相关关系:如果给定解释变量X的值,被解释变量Y的值不是唯一的,Y与X关系就是相关关系。p5

行为方程式:解释和反映居民,企业或政府经济行为的方程式,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工资函数都属于行为方程。p40 虚拟变量:p28

序列相关:线性回归模型中各个随机误差项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即有Cov(ui,uj)≠0。p21 Y

延期的过渡性参数:p33

样本回归模型:根据样本资料建立的回归模型。p6 一阶齐次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p48 Z

政策变量:模型中可由政府操纵且反应政府政策的变量。p3

制度方程式:由法律,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等决定的经济数量关系,包括收税方程。p40 滞后变量(前期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时间滞后量。p2 总体回归模型:根据总体的全部资料建立的回归模型。p6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绪论………………………………………………………………………………1 回归分析概述……………………………………………………………………5 违背经典假设的回归模型………………………………………………………18 虚拟变量和变参数模型…………………………………………………………28 分布滞后模型……………………………………………………………………33 联立方程模型……………………………………………………………………39 微观经济计量模型………………………………………………………………46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52 经济计量模型的评价与应用……………………………………………………56 经济计量学的若干新发展………………………………………………………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