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 -流行病学习题及答案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03bca1e227916888486d7ef

2.何谓移民流行病学?移民流行病学分析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某社区有10万人,2000年各种死因死亡者共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病300例,原有核400例,其中500例男性,200例女性。同年有60例结核病死亡,其中30例为男性。社区的粗死亡率及结核病的死亡比、病死率、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各是多少? 填空题

1.疾病的时间分布变化形式可分为( )、( )、( )和( )。

2.疾病的人群分布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 )、( )、( )、( )、( )、( )和( )等。

3.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 )、( )和( )的某病发病率或( )差别,分析该病的发生与( )和( )的关系。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发病率 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患病率 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占人口数的比例。

3.罹患率 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新发病例的频率。观察的时间可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在一些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中经常使用罹患率描述疾病发生情况。

4.感染率 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的人数占人口数的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

5.续发率 在某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该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6.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7.死亡率 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衡量某地区一定时间内人群死亡危险性大小的指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是按不同病种、人群特征计算的死亡专率,可反映不同地区或不同年代特征的某病的死亡率。在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年代死亡率时要注意标化。

8.生存率 指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随访满n年的病例的比例。

9.潜在减寿年数 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 10.散发 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11.爆发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短时间主要是指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爆发往往是通过共同的传播途径感染或有共同的传染源引起。

12.流行 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3.长期趋势 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及病原体型别同时发生显著变化。无论是传染病还是非传染病都可观察到这种变化。 14.自然疫源性疾病 指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这种情况称自然疫源性。这些疾病称自然疫源性疾病。这类疾病流行的地区称自然疫源地。

15.疾病分布 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的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 16.疾病的流行强度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一定时期内的发病数量多少,以及各病例之间的联系程度。

17.地方性 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 或只在某一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这种状况成为地方性。 18.统计地方性 由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或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而导致一些疾病发病率在某些地区长期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这种情况与该地区自然条件无关,称统计地方性。 19.自然地方性 由于某些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使一些疾病只在这些地区存在,这种情况称自然地方性

20.自然疫源性 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这种情况称自然疫源性。

21.输入性疾病 又称外来性疾病。凡本国不存在某病或曾经有,现已经消灭,现有的该病病例是从国外传入的,称输入性疾病 22.周期性 有些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单选题

1D 2C 3B 4C 5E 6B 7A 8B 9C 10C 11B 12D 13E 14D 15B 16B 17C 18B 19D 20E 21C 22C 23D 24D 25C 26A 27E 28B 29E 30D 31A 32C 33A 34A 35A 36B 37A 38D 39C 40B 41C 42E 43B 44D 45C 46D B型题

47D 48C 49A X型题

50ABCDE 51ABCD 52ACDE 53ACDE

简答题

1.探索一种新的疾病或者健康状况通常首选的方法是描述性研究,疾病分布的研究重点是对某种新的疾病三间分布特征的描述。这有助于认识疾病的流行规律和疾病流行的特征;提供疾病病因线索,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途径;确定人群健康状况,确定卫生服务的重点,为合理地制定疾病的防制、保健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2.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疾病的高危人群及重点保护对象;探索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分析传染病的年龄分布动态,了解人群的免疫状况;制定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等。

3.对于大多数传染病来说,年龄分布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在一些非传染病中年龄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与机体暴露于致病因子的强弱、暴露开始的年龄、暴露时间的长短及遗传易感性有关。

4.男女传染病发病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暴露机会不同造成的。非传染性疾病在性别分布的差异,可能与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生理解剖特点的差异、环境、行为及心理等因素有关。

5.该病的传播机制是否容易实现,是否有足够量的易感者;该类疾病的病后的免疫力,流行后人群免疫水平持续的时间长短;新生儿的增加,易感者积累的速度;病原体的变异及变异的速度。

6.疾病的季节性受当地气象因素、媒介昆虫活动力和数量、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条件、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及医疗卫生水平的影响。

7.疾病长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医疗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的变化,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而导致致病因素和宿主均发生变化的结果。 8.地方性疾病大多具备如下特点:居住在当地的各人群组该病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其它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迁入该地区的健康人在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可发病,其发病率同当地居民相似;自该地区迁出的居民,经一定时间后,该病发病率可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的疾病。

9.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期间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②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出现情况. 10.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①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病死率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②粗死亡率反映一个人群的总死亡水平,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疾病死亡专率可提供某病

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上的死亡变化,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对于病死率高的疾病可代表发病率;病死率常用于急性病,用以衡量疾病对人生命威胁的程度,它受疾病严重程度和医疗水平的影响。 11.判断疾病地方性的依据:

①居住在当地的各人群组该病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的健康人在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可发病,其发病率同当地居民相似;

④自该地区迁出的居民,经一定时间后,该病发病率可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 ⑤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的疾病。 论述题

1.(1)横断面分析:即描述某年或若干年的不同年龄组的某病发病专率或死亡专率。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分析潜伏期短和病程短的急性病或传染病的年龄分布,但在描述一些慢性病时,因其暴露于致病因素的时间距发病时间可能很长,并且致病因素的强度在不同时间可能有变化,这种分析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2)出生队列分析:是以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为一个出生队列,对不同出生队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常用于慢性病的年龄分布,该方法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具有很大意义。它可以明确地显示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的时代特点及暴露经历三者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中的作用。

2.移民流行病学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移民流行病学分析原则是:①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②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同,而不同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③介于二者之间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均起作用。

3. (1)该区粗死亡率为1000/10万

(2)结核病的死亡比是6000 (3)结核病的病死率为60/700 (4)结核病的死亡率为60/10万

(5)结核病的发病率为300/(100000-400) (6)结核病的患病率(700-60)/10万 填空题

1.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2.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民族,社会阶层,婚姻状况,行为。

3.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原居住地人群,死亡率,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第四章 现况研究

名词解释 1.现况研究 2.抽样调查

3.单纯随机抽样 4.系统抽样 5.分层抽样 6.整群抽样 7.多级抽样 8.随机误差 9.偏倚

10.敏感问题 11.普查

0

12.选择偏倚 13.信息偏倚 14.预调查

15.无应答偏倚 16.选择性偏倚 17.幸存者偏倚 18.回忆偏倚 19.报告偏倚 20.暴露 单选题

1.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该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

D.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 E.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

2.下列哪种情况,某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之比值将增大?

A.病死率高 B.该病病程长 C.该病病程短 D.暴露时间长 E.多次暴露

3.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中,为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选择哪一种抽样方法更合适?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级抽样

4.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 A.选择性偏倚 B.幸存者偏倚 C.回忆偏倚 D.测量偏倚 E.混杂偏倚

5.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

A.出生队列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移民流行病学 D.血清流行病学 E.遗传流行病学

6.欲调查某地人群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个例调查 B.前瞻性调查 C.抽样调查 D.爆发调查 E.回顾性调查

7.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