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运动和力实验探究练习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03cb05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26

C.木块Q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D.木块Q受到木板P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②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在木块Q上放不同个数的砝码,拉动木板P快慢相同,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及对应的砝码个数。这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③用相同的木板P和木块Q,发现拉动木板P的快慢不同时,测力计的示数相等。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28.在“测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她应将木板置于水平桌面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 运动,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红按图1所示的方法操作,记录了几次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都是同一木块与木块儿接触)由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 次是相同的。 实验次数 1 2 3 木块运动状态 加速 匀速 减速 0.8 0.7 0.6 弹簧测力计示数 F/N (3)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小明用相同的实验器材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长方体木块,木块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拉动长木板,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图2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水平向 。(填“左”,“右”)

(4)拓展探究:如图3所示,A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物块B在A的上表面以速度v2开始向右运动,且A、B接触面粗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1=v2,A、B之间有摩擦力

B.若v1>v2,A受到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v1<v2,B受到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D.当v1>v2或v1<v2时,A、B之间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9.小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他用垂直于竖直墙壁的力F压把物体压紧在墙壁上,同时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物体向上运动(如图甲),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F压来改变物体与墙壁之间压力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测量F压、F,记录了实验数据(如表)。

13

实验次数 F压/N F/N 1 1 1 2 2 1.2 3 3 1.4 4 4 1.6 5 5 1.8 (1)实验中,拉力F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大小F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式 ; (3)物体重力大小为 N。

30.“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表: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示数F/N ① ② ③ 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①的实验 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计示数的为4.8N,重复步骤②的实验 (1)此实验是根据 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

(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是为了改变 大小(填“压力”或“重力”).

(3)根据实验步骤②、③的数据 (填“能”或“不能”)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 (4)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以下 不是其优点.

A.不需要匀速拉动 B.测力计示数稳定 C.实验更容易操作 D.实验原理更合理.

4.8 6.4 1.9 3.2 4.8 1.2 4.8 金属盒重力G/N 4.8 1.9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31.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挡在木板上,往砂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14

实验次数 1 2 3 质量不同的铁块 小 中 大 压力传感器示数(牛) 5.00 5.00 5.00 拉力传感器示数(牛) 2.10 2.11 2.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拉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

32.某同学研究问题是: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施力物体是发动机,还是地面?

(1)该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玩具车设计对比实验:如图1甲将玩具汽车用细绳悬吊于空中,开动电动机,汽车不前进;将玩具汽车放置在木板上,开动电动机如图1乙,汽车前进;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

(2)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如图2,开动电动机,将玩具车在垫有易滚动的笔管(或轮子)的木板上运动;观察到木板后退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是 ,并阐述其理由 。 33.某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1,②滑块的质量m2,③砝码的质量m3,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 .

15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 (5)为了避免该实验的不足,小刚改为向左水平拉动木板,同时把砝码和托盘换为弹簧测力计且固定(如图乙所示),来测滑块的滑动摩擦力,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 ,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6)小刚在改正了乙图装置的情况下,正确的测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值,并改变放在滑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木板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象如丙图所示;把木板换成铁板,再改变放在滑块上的砝码,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了得到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铁板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象如丁图所示.由图丙、丁可知:木板的粗糙程比铁板 (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当滑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N.

34.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逐步向小桶加沙子,读弹簧测力计示数.

(1)要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必须 拉动物体.

(2)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摩擦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图象,如图2所

示.请比较图象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 ①FA fA②FB fB

(3)试验中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 (填“能”或“不能”)替代弹簧测力计示数.

35.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6

(1)①小华将滑块放在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

,则木板的 侧更粗糙,实验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 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 (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