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五年级下册备课笔记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0c117ee80eb6294dc886c15

一、教学目标 1、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 3、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1、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投影出示学校拔河情景的录象,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这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 4、教师板书课题,提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的不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4、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缺点。 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从阅读、写作中,你发现把一次比赛写得栩栩如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要抓住活动中的重点人物去写,写的时候要抓住人物在活动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致地描写。)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可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交流。 3、教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学生再次欣赏拔河的录音,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21

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的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小结 第二课时 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量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3、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4、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二、小结,评价 课后延伸 一、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反复修改文章的故事,进一步体会“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感受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古代如贾岛、白居易、左思,现当代如钱钟书、鲁迅,外国如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 二、开展“小老师”评选活动 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相同的材料,让学生进行修改,评出修改特别出色的十名学生,聘请他们担任本学期习作修改的小老师。 三、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次习作后,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小组内互相修改,再由聘请的小老师为把关修改,最后交于教师修改。既培养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六.板书设计: 眉批 习作2 点面结合 重点人物 神态 语言 描写具体 动作 心理活动 总批 六、教学反思

22

课 题 练习2 课 时 2 二次备课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地表达意思。 二、重点难点 和“看”相近的词,并体会程度表达的不同。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神舟”5号或“神舟”6号发射升空时的场景。 (2)让学生通过思考可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4)学生读出题中所到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的多。(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的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4)师生共同小结积累同义词、近义词的方法和作用。 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 (1)学生读八个成语。 (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教师指出;这些用法是古代的用法,但当代仍然经常使用,需要掌握。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23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是表示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神态)的词语。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语词典。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别就未来的衣食住行展开畅想。(学生分组畅读)(2)分组推选学生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3)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推选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本次口语训练的收获。(可以从材料准备、语言组织、表达时的经验等几方面读) (2)评议小结。 六.板书设计: 练习2 大胆想象“畅想未来”内容不限,围绕未来 六、教学反思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