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0dffd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8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理:治、统治;C项,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D项,归:女子出嫁。 2.D

【解析】A项,连词,表并列/连词,那么;B项,连词,表承接/代词,你的;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项,介词,因为。 3.C

【解析】C项与例句中的“于”都是介词,在。A项,介词,表比较;B项,介词,表比较;D项,介词,对于。 4.D

【解析】A项,“序”通“叙”;B项,“而”通“尔”;C项,“燕”通“宴”。 5.D

【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A项,使动用法;B项,名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动词。 6.B

【解析】A项,乳,名词作动词;C项,手,名词作状语;D项,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7.B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项,判断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

9

8.D

【解析】“仲春”错,应该是“季春”。 9.A

【解析】与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的是韩愈。 10.D

【解析】“大类女郎也”应译为“很像个女孩子呀”。

11.C

【解析】“待诏禁中”是一个省略句,即“待诏(于)禁中”,结构完整,所以在“中”后停顿,据此排除B、D两项;“有匡弼调护之勤”是一个动宾结构,所以在“有”后不能停顿,据此排除A项。

12.A

【解析】“指女子二十岁成年”错,“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成年。

13.B

【解析】曾担任绵州刺史,并被称为好郡守的是刘夫人的祖父刘文昭,而非其父亲刘慎言。

14.(1)恰逢世间多难,王先生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最后隐居终老。

(2)朝廷里的高官王侯,都来登门拜访。夫人寿龄已经很高,家业又很兴旺,世人因此十分羡慕她。 【解析】第(1)句的关键词:会(恰逢),克(能够),卒(最后,最终)。第(2)句的关键词:造(到),寿(长寿),用(因此)。

【备注】(参考译文)

10

夫人姓刘,她的祖先是汉代的河间王。河间王具有美德,他的子孙继承了这种明显的美德。到了唐代,有个刘文昭,担任绵州刺史,被称为好郡守。刘文昭的儿子刘慎言,担任过仙居令、光州长史,能继承先辈的传统。光州长史刘慎言是夫人的父亲。夫人成年后又过了五年,嫁给北海王先生,王先生名叫某。王先生考中了明经科,被授官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他研究经学儒术,以探求圣人的理论;又研究了古今历史,以推知一代王朝的治国之法。(可是,)恰逢世间多难,王先生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最后隐居终老。

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彝伦,年少时就夭折了;小儿子叫王叔文,意志坚定,光明磊落,正直无私,通达事理,有文武之才。在唐德宗贞元年间,(王叔文)在宫中等待诏命,因为与皇太子志同道合,(辅佐皇太子)共计十八年,向太子进谏,劝善规过,有辅助护卫的功劳。唐德宗死后,皇太子即位做皇帝。王叔文在皇宫里,帮助皇帝决定大计,发布命令,对皇帝有扶持辅位的功绩。他从原来苏州司功参军的职衔,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后担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袍、金鱼袋。他在内廷帮助皇帝谋划改革措施,在自己的职位上从不懈怠,共掌管政事一百四十六天。正当利国安民的措施即将在百姓中广泛推行的时候,夫人却在家中去世了,时间是贞元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懂得治国之道的人,都替百姓感到惋惜。皇帝派官员到王叔文家中慰问,并赐给(他)布匹绸缎。

唉!夫人在娘家时,为人端庄和顺,奉养父母孝顺谨慎;到婆家后,侍奉长辈恭敬有礼,教养晚辈严肃认真。侍奉丈夫四十九年,一直勤劳不懈怠;从生下王叔文到去世共五十三年,对他的教育告诫始终没有什么欠缺。夫人七十九岁的时候,王叔文的治国之道闻达于天下,他做了大官,悬挂紫绶,用厚禄奉养母亲。朝廷里的高官王侯,都来登门拜访。夫人寿龄已经很高,家业又很兴旺,世人因此十分羡慕她。皇帝下令议定夫人的封邑,但是由于主管官吏论定编次而耽误了时间,最终没来得及给她加封,当时许多人为这件事感到痛惜。这年的八月某日,夫人被合葬在王兵曹的坟墓里。

15.B

【解析】B项中的“垣”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应该是名词用作动词,理解为“修建城墙”。

16.A

【解析】A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理解为“来”。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因果,理解为“因而”;后一个表转折,理解为“却”。C项,前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前一个“其”为代词,理解为“那、那些”;后一个“其”也为代词,理解为“自己”。

17.C

【解析】第①句是繁昌县变化之前的做法,第④句是对繁昌县自然环境的评价,第⑥句说的是对后人的

期待。这三句均不属于夏希道建设繁昌县的功绩。

11

18.D

【解析】“将之比作子产”错误,原文的意思是“子产虽然聪明却不懂处理政务,而夏希道却是懂得处理政务的人”。

19.(1)在靠近城门的东北方向,建了一座亭子俯瞰长江,来接纳从四方到来的宾客。然后又自行扩大了

县衙的面积,修建了层层大门和走廊。

(2)一个县想要得到有才能的县令是一件难事,有幸得到有才能的县令,而想兴办政事更加困难。 【解析】(1)关键词为“即”“纳”“大”“为”;(2)关键词为“能令”“难”“幸”“兴事”。 【备注】(参考译文)

宋太宗二年,将宣州的三个县合并为太平州,繁昌县便是这三个县中的一个。繁昌县,是以前的南陵一带,唐昭宗时才把这里设为县。繁昌县设立有一百四十多年了,没有城墙,且靠近大江,人们常常用竹子编成屏障来保护县城,每年都要更换,所用的材料和人力全都取自民间,进进出出没有门和关口,客人来了也没有馆舍可住。因此世人都说繁昌县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县,官员都不愿意到这里来做官,出游之人也不愿意到这里游玩,县里的政事越来越糟糕,城里越来越萧条,乡老、下属官吏和百姓都感到羞耻、失望。

任何事物到了尽头都会发生变化,因此,现在有贤能的县令出现,顺应百姓的想法做事情,拆除所有的竹障,在原址上建起城墙,修建大门使往来之人顺畅通行,并修建了房屋来确保安全。在靠近城门的东北方向,建了一座亭子俯瞰长江,来接纳从四方到来的宾客。然后又自行扩大了县衙的面积,修建了层层大门和走廊。大门上修建楼阁,收集历代皇帝的诏书放在楼阁中。走廊的两侧,是各位官员的住所,处理政务的厅堂,接待客人的厢房,休息的房间,厨房、浴室,这些各自都按照次序修建了。大厅的东西角落,所有曾堆满了桌子的官府文书和书籍,都搬到屋子里收藏起来,于是都保存下来了。从大门到休息的地方,一共建了好几个部分的屋子。从计算材料到施工建筑,一共用了两千三百九十六天便建成了。夏希道太初,这是县令的姓名和字。庆历七年十月二十三日,这是建成的年月日。

当初,繁昌作为一个县,仅有三千户人家。经过九十年的时间,因为四位皇帝的恩泽,这个地方得到荫庇,后代繁衍,现在已经快一万户人家了。种田获得的收入超过其他地方一倍还多,鱼、虾、竹、苇、柿、栗等物资,足够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且没有贫苦的百姓。这里的江、山又是天下闻名的风景名胜,值得高兴啊。现在又有了有才能的县令,为繁昌建立了这样的业绩,使这里的百姓能够不缴费,还有坚固的城防,客人到来不仅可以在此休息,而且还可以欣赏观看风景名胜。县令住在这里不仅可以安心,并且那些进进出出仰慕他的百姓和官吏,更加懂得尊重敬畏他。我知道繁昌县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名声,为官之人争着想来这里做官,出游的人也争着想来游玩,曾经不好的地方一天天地少了,凄凉萧条的县城也一天天富裕起来。将这个县称为“繁昌”,一定是从这时开始的。曾经孟子嘲笑子产虽然聪明却不懂得处理政务,唉,像夏希道这样的县令,差不多是所说的懂得处理政务的人吧!所以他算是超过子产了。

一个县想要得到有才能的县令是一件难事,有幸得到有才能的县令,而想兴办政事更加困难;有幸得以使政事兴盛,而能够让后人不破坏它又是很难的事。现在繁昌的百姓有幸得到了这些难得的东西,县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