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全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全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1085d5c850ad02df804155

的方式,在过去11年间隐瞒进行未经授权交易所造成的亏损达11亿美元之多。这一消息使国际金融界大为震惊。人们无法相信,作为日本第十大银行,何以能让一个交易员在漫长的11年里,通过3万笔未经授权的交易,制造并隐藏高达11亿美元的亏损(这等于每天平均亏损40万~50万美元)而丝毫没被发觉呢?除了内部控制不善、监察不严之外,实在找不出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进入90年代以来,在国际银行界里“流氓交易员\traders)似乎层出不穷。先是在199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的保罗·莫智(Paul Mozer)开了先河,他因在美国政府债券市场上作弊给这家大投资银行找了很大麻烦;接下去是约瑟夫·吉特(Joseph Jett),他在1994年因把自己的巨额交易亏损隐藏下来而断送了一家华尔街老字号投资银行(Kidder Peabody & Co)的老命;同是在1994年,美国化学银行货币交易员维克多·戈美斯(Victor Gomez)做赔了7000万美元,非但不认错,反而要和雇主打官司;1995年年初,尼克·利森成了绝对的新闻人物,他因炒日本股票指数期货亏了13亿美元使得巴林银行老本蚀尽,破产倒闭。巴林事件促使世界各国银行纷纷检讨自己的内部控制程序,以期亡羊补牢,但谁也没有想到,事过才半年,大和银行纽约分行44岁的副行长井口俊英(Toshihide lguchi)就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他做美国政府债券交易,11年亏损了11亿美元,其手法和尼克·利森如出一辙,只不过结果不同。利森亏损的13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巴林银行的老本,所以巴林银行只得破产倒闭;而井口俊英亏损的11亿美元才相当于大和银行资本金的1/7到1/8,所以该行董事长、行长十分有把握地宣布,大和银行的生存绝无问题。但老实讲,如果把大和银行还有着30亿美元坏账等待勾销这一头疼事考虑进去,这两位先生做出上述表示,实在有打肿脸充胖子之嫌。

现在让我们看一看这一不幸事件的经过。井口俊英持有美国的永久居留证,他在1976年加入大和银行纽约分行之前是一位汽车推销员。入行后,他首先在债券托管部门工作,因此熟悉了证券清算的复杂操作过程。由于工作踏实出色,他很快得到提升,并安排做资金交易工作。当初该行纽约分行交易部经理职位由总行外派的一位管理人员担任,该人调回后,由井口俊英接任。井口俊英主要做比较简单的美国政府债券交易,尽管他对十分复杂的衍生产品感兴趣,但始终没有做。井口俊英一直深得总行赏识,后来被提升为分行副行长,既负责交易,又负责后线结算。1984年,井口俊英在做美国国债交易时出现了第一笔亏损,金额不是很大,但他还是决定隐藏起来,其办法是,他偷偷地卖掉大和银行属下的债券来抵补亏损,然后制造假的会计凭证。美国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是大和银行的债券保管行,井口俊英伪造的便是该行寄发的对账单。由于他既管前线又管后线,所以不易被人发觉。在十几年里,井口俊英很少休假,即使短暂离开几日,往往是提前赶回工作岗位。他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工作尽心尽责的表现,而实际上却是心中有鬼使然。就这样,井口俊英在11年间叙做了3万笔交易,用以隐瞒亏损。到1995年6月份,在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簿记上,存在信孚银行的证券价值为46亿美元,而实际真实价值仅有35亿美元,两者之间有11亿美元的差额,这就是井口俊英做假账的结果。在这11年中,日本银行连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曾经两次对该行进行稽查(分别在1989年和1994年),但都没有发现问题。1993年10月,大和银行纽约分行对部门分工作了调整,把证券交易与后线清算分离开来,证券结算仍由井口俊英负责,交易业务则转至大和银

41

行在纽约的另一家机构,这使得他隐瞒作弊变得困难起来。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迟早要败露,井口俊英于1995年7月24日给大和银行董事长写了一封信,坦白了自己的不轨行为。大和银行的管理层此时才大梦初醒,但为时已晚,只得寻找退路了。

大和银行决定暂时隐瞒这一情况。1995年7月27日,即在接到“坦白信”的第3天,大和银行出售了500亿日元的优先股票,其目的在于趁市场不知情时卖个好价钱。又过了两个月,它才在9月18日和19日分别通告了日本大藏省和美国纽约储备银行。纽约地方法院9月26日决定收审井口俊英,并以伪造证据和银行欺诈罪对他进行起诉。与此同时,美、日两国金融监管机构开始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

出乎人们的预料,大和银行所得到的惩罚是异乎寻常的沉重。1995年11月2日,美国联邦及纽约等六个州的银行监管机构决定把该行在美国的18家机构全部驱除出去,并处以3.4亿美元的罚款。这是美国监管机构对一家外国大银行所能采取的最严厉的惩罚措施。随后,大和银行不得不变卖了在美国的130亿美元资产,并在全球范围内收缩国际业务。这对一家日本大银行来讲,是一种近乎羞辱性的结局。

大和银行以如此昂贵的代价买下了一个看来十分浅显的常识:资金交易与后线结算应该完全独立。大和事件与巴林事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尼克·利森是在较为复杂的衍生产品上作弊,而井口俊英是在较为简单的债券交易上作弊,前者难以发觉,而后者比较容易发觉,但问题是,为什么这么一个比较容易发觉的舞弊行为却在长达11年的时间内丝毫没被察觉?可笑的是,最终揭案的不是大和银行的管理层、内部稽核人员,也不是日本或者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而是作案者本人,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吗?

案例评析:

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健的运行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市场环境愈益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却又越是充满着潜在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细节问题,某一个人的不审慎行为或越权违规行为甚至就会搞垮一家久负盛名的大银行,可见,作为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已成为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对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而言,内部控制问题都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完善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衡机制,以切实有效的防范风险,保证商业银行正常有序地运作,促进金融业健康、稳健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银行业的共同课题,更是我国金融改革进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使命。

思考题

1、 什么叫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3、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包括哪些要素?

42

4、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完善?

特大金融案内鬼当托骗走6.7亿

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购销合同,与金融系统职员内外勾结,利用票据套取巨额银行资金,涉案金额高达6.7亿元。由于案情重大,且涉及贵州、河南、广东等地,这一案件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公安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贵州公安机关和反贪部门组成专案组,历经6个多月,艰苦工作,辗转湖南、辽宁、海南等6省,终于侦破此案。专案组先后抓获珠海红大发展总公司、珠海中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洪元、农行贵阳市瑞金支行行长石世芳、工商银行郑州市原经纬支行副行长李晓燕等11名涉案人员,并成功堵截、保全、追缴回绝大部分资金。

空白汇票牵出惊天大案

2003年11月下旬的一天,农行贵州省分行纪委办公室接到下属贵阳市瑞金支行报告,称该行行长石世芳以其它行借用票据的名义,从重要票据管理员处领取了4本空白银行承兑汇票。这种汇票每本25张,每张可填写人民币1000万元,全部填写金额最高可达10亿元。经多次催要借用函,石世芳始终借故推辞不还,这名重要票据管理员方才感到情况不对,遂向上级行报告。

鉴于事态的严重性,农行贵州省分行研究决定立即让石世芳停职检查。停职后,经过做工作,石世芳先后两次将借用的4本银行承兑汇票交回,其中一本已全部填写,每张均为1000万元,除填错4张外,共开出金额人民币2.1亿元,但汇票上的出票单位栏已被毁掉。眼看要东窗事发,石世芳于12月2日后半夜突然没了踪影。农行贵州省分行遂向贵阳市检察院报案。贵阳市检察院侦察员通过布控,当天晚上将石世芳抓获。

面对审讯,石世芳闭口不言。直到次日凌晨,石世芳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终于交代了其收受珠海经济特区红大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周洪元50万元及帮助周融资的事实。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反贪部门还发现其他犯罪嫌疑人有涉嫌金融诈骗行为,于是迅速组成专案组展开调查。

同月4日,专案组接到农行贵阳瑞金支行报告,称珠海红大发展公司一女职员正准备在该行提取现金。办案人员闻讯迅速赶到,经讯问,得知这名女子叫易云,是珠海红大公司的财务人员。专案组在易云所住的黔灵大厦,正巧遇上来办理退房手续的易云的姐姐和姐夫。看着二人慌张失措的异常举动,办案人员断定其中必有情况,遂跟随二人来到他们在贵阳市黄金路的家。办案人员在其家院子一角的煤棚里,找到了一个隐藏的保险柜。打开保险柜清点后,办案人员又喜又惊:里面竟然装满了合同和票据,金额累计达10多亿元。

票据、合同暴露重大线索

在被带回检察院进行调查过程中,易云一个细小的举动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易云环顾四周,

43

趁人不备将一张纸条从衣袋中掏出撕碎,扔进屋角一废纸篓中。办案人员拾起纸屑经过拼凑,认为是一张工商银行郑州市经纬支行贴现单据的复印件,金额为6000多万元。 在从保险柜里获得的各种票据和合同中,有6份金额较大的合同也为办案提供了侦破方向。一份是贵州省荔波县朝阳镇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向珠海经济特区红大发展总公司购买机械设备的合同,金额为6160万元;还有5份则为贵州东龙实业集团公司向珠海红大总公司购买铝型材的合同,金额为3.997亿余元。此外,还有一些《商业承兑汇票(不可撤销)担保函》的复印件。

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和证据,专案组分析认为,这是一起金融系统内外勾结,利用票据套取银行巨额资金的金融诈骗大案。2003年12月10日,贵阳市检察院反贪局将此案移送贵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立案侦查。由于案情重大,且涉及贵州、广东、河南3省,该案随即组成由公安、检察及农行人员参加的联合专案组全面展开调查。

弥天大谎大白于天下

联合专案组经过内审外查,终于使这一案件大白于天下。

经查,周洪元现年46岁,广东珠海人,分别为珠海经济特区红大发展总公司、珠海中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经过打听得知工行郑州市经纬支行拥有办理商业承兑汇票的权限,便四处物色作案伙伴,开始了实施金融诈骗的准备。 2002年12月,周洪元经职员易云介绍认识了贵州省荔波县原国税局局长董璠,通过董璠认识了荔波县朝阳镇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伍英万。经过共谋,双方签订了虚假工矿产品买卖合同,朝阳镇经济发展公司为此签发商业承兑汇票8笔,金额为6160万元。汇票由农行荔波县支行向贴现银行工行郑州市经纬支行提供不可撤销的商业承兑汇票担保函。此后,周洪元经人认识工行郑州市原经纬支行副行长李晓燕、客户经理部副经理陈松鹤等人,经过一番打点使这些汇票在这里全部得以贴现。这笔贴现款扣息后,其中5900余万元被周洪元支配使用。 以这笔贴现资金为基础,周洪元便开始装点“门面”,“实力”大增,从而为继续诈骗“运作”银行资金创造条件。为归还工行经纬支行的资金,同时为骗取更多的银行资金,2003年5月底,周洪元找到农行贵阳市原瑞金支行行长石世芳,与石世芳和贵州东龙实业集团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林凡勇共谋,继续利用票据套取巨额银行资金。

随后,珠海红大公司与贵州东龙公司于同年6月签订5份虚假工矿产品(铝型材)购销合同,总金额为3.997亿余元。贵州东龙按合同总金额向对方开出了5份不可撤销的商业汇票担保函,请工行郑州经纬支行予以贴现。农行贵阳市瑞金支行提供担保,保证在承兑人到期未还款的情况下,由农行贵阳瑞金支行无条件支付所有款项。案发前,工行郑州市经纬支行已将其中7张汇票予以贴现,金额为6664万多元,其余汇票约定分期贴现。这笔贴现款扣息后用其中6050万元归还前笔6160万元贴现款,还有340多万元进入周洪元帐户。

由于警方侦察方案、措施周密及时,有效遏制了犯罪活动的继续实施,才使这起涉案金额高达6.7亿元的金融诈骗被中止,防止了大量国家资金被窃走。据查,犯罪分子在用后款抵前帐及扣息等后,实际获得赃款6320余万元。这些赃款中有1100余万被贴现行扣划还款,其余被周用于收购企业、行贿和挥霍。经大力追缴,冻结其资金和资产,已挽回大部分损失,仅有数百万元的资金下落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