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公共管理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143f1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a

公共管理学

一、 辨析题(正确打√,错误打×,错误的要加以辨析,10×2=20分)

1、在公共管理环境下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要得到法律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社会权力的中心。(√)

2、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数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公共组织在从事组织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与动机,是在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一切的措施都是在顾及全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来为全体民众服务,并以最好的服务来争取民众的拥护与支持,不以营利为目的。

3、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在正比关系。(×)当一个组织的人数确定后,管理层次与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有效管理幅度大,管理层次少;有效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

4、从根本上说,政府的管制手段是对市场机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矫正,其目的是维护市场竞争和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绝对不是要取代市场。(√)

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核心差异在于其是否拥有合法的强制力。(√)

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锥形结构。(×)

……引进更具灵活性的扁平结构。

7、经济因素并非只对私人部门组织产生影响,公共组织的决策和发展同样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8、在民主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分离的,民主程度越高,政治权威的分离和制衡就越强。(√)

9、矩阵式组织是指从功能部门中借调其成员以组成团队,且它的领导者具有完整的权力指挥其成员。该种组织的生命周期短暂,任务一旦完成,团队随即结束。(×)……成员接受双重领导。

10、民营化是由公共部门授予私人企业经营和管理某项公用事业的权利,通过特许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担相应的风险,从而达到

公共管理的目的。(√)

二、简答题(10×4=40分) 1、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有学者认为“一切组织都是公共组织”,因此,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没有本质的差异,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不同意。(1)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2)多元制衡性与自主性(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4) 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5)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3、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异同?你认为私部门的管理可以应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吗?为什么?

具体来讲,二者的差异可以从如下几个围度来认识: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组织则没有。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5、政府与市场。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政府理性往往是多元的,而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

可以应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确存在种差别,但也不能过分扩大二者之间的差异。公共管理和私管理的学者和实践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灵,以学习的姿态,相互学习和借鉴,以达到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目的。

4、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有哪些?

公共管理者的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性技能。技术性技能主

1

要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所需的技

术与方法。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日益专业化的趋势所要求的。二是人际关系能力。正如瓦尔多所言,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在于协作人际活动,协作活动的核心在于人际的互动。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能力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各种协作型的活动之中。三是概念化技能。所谓概念化技能,是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亦即抽象思维的能力。四是诊断技能。所谓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的情景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五是沟通技能。可以这样讲,没有沟通就没有组织和管理。所谓沟通能力,是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语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与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总之,一个成功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上述五个方面的管理技能。当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基本技能的要求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5、在日益复杂、快速多变的现代社会,公共管理者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

复合型知识结构;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化技能、诊断技能、沟通技能等。

6、传统的科层组织与学习型组织有何不同?试比较两者的差异。

一、按照韦伯的理想类型观点,科层制结构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 1.严格而明确的劳动分工。2.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3.严密的规范规则体系。4.严格的理性和排斥感性。5.契约式的雇佣制度或者职业制度。6.持续稳定的法理权威保证对效率目标的追求。二、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根据目标及业务的流程来形成工作和职位。组织内部是一种横向的流程型的构造,这样既能够满足员工对信息的充分流动的要求,又能够满足组织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是一种开放型组织。2、权力的配置以任务、以业务目标为准。因而权力-资源配置、影响目标实现――是配置给流程团队这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个个体,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共享和相互的协作。3、人员的招聘、任用、升迁不再是以狭窄的专业是否对口为标准,而是看整体团队的知识结构、彼此的配合协作来判断。4、人

员的激励与团队绩效相关而不只是与个体业绩相关。总结起来,学习组织型组织的结构应该是扁平的、流程导向的、连接上下游关联组织的开放型的结构。

7、何谓市场失灵,典型的市场失灵有哪些主要的表现? 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没有能够发挥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的作用。市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汇集的场所,生产者是商品的供给者,消费者是商品的需求者。需求者与供给者的力量对比形成商品的均衡价格,这个均衡价格又引导下一阶段的供给与需求。由于商品必须在市场上实现价值,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又是私下进行的,因此市场配置总得超额利润,从而市场效率。

市场失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的表现:

(1)自然垄断。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总会涌现出一些行业领头羊,这些企业往往成为行业的垄断者。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出产品的边际成本,借以获得超额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2)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收益补偿;而在出现负外部效益时,受损者又得不到损失补偿。因此,市场自由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3)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私人收益常常小于私人成本,而且经常出现\搭便车\现象,因此,市场总是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4)信息不充分。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能掌握全面的信息,也就不能作出高效率的、十分正确的购销决策。 (5)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原则除了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非按劳分配因素,因而难免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中收入差距的拉大,进而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市场的配置效率。(6)经济波动。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生产者自行作出生产决策,根据市场销售和利润预期决定是否生产及生产的规模;消费者则根据市场价格预期和消费倾向决定消费的数量,这使市场上的产品供求总难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经济运行经常出现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成为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病。

8、探讨与分析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3、职掌明确、权素一致。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5、经济效能,讲求效率。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7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三、案例题(20×1=20分) 案例的内容涉及公共部门的角色、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等相关理论和知识。

四、论述题(共计20分)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你做的一件引以为豪或引以为戒的事情。并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原理对其加以分析。

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处理方式及相关原理分析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