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20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精选3份合集)2020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19319c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4

构简式____。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 和丙醛为原料(其它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如图所示,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形成乙烯(该反应过程可逆)

等自由基,在气相中经自由基:CH2偶联反应生成

(1)已知相关物质的燃烧热如上表所示,写出甲烷制备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现代石油化工采用Ag作催化剂,可实现乙烯与氧气制备X(分子式为C2H4O,不含双键)该反应符合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则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3)在400℃时,向初始体积为1L的恒压密闭反应器中充入1 molCH4,发生(1)中反应,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20.0%。则: ①在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若向该反应器中通入高温水蒸气(不参加反应,高于400℃),则C2H4的产率将_______(填“増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反应器的体积固定,不同压强下可得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压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④实际制备C2H4时,通常存在副反应2CH4(g)?C2H6(g)+H2(g)。反应器和CH4起始量不変,不同温度下C2H6和C2H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I.在温度高于600℃时,有可能得到一种较多的双碳有机副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II.若在400℃时,C2H4、C2H6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0%、6.0%,其余为CH4和H2,则体系中CH4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

19.(6分)砷化镓是继硅之后研究最深人、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Ga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As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Ga、As、Se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Ga、As、Se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镓的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GaF的熔点超过10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水合草酸镓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镓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草酸根离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

cm-3(设(5)砷化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晶胞参数为a=0.565nm,砷化镓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分析】

Y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Y是Al元素;ZW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ZW2是ClO2,即Z是Cl元素、W是O元素;W、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Na元素。

【详解】

A. O2、Cl2的结构相似,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Cl2沸点比O2的沸点高,故A正确; B. NaAlO2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

C. Na、O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NaOH是强碱、HClO4是强酸,所以NaOH、Al(OH)3、HClO4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根据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的位置推断元素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FeCl2(s)转化不能实现,故A错误; 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所以Cl2(g)???ΔB.硫在氧气中点燃只能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B错误;

煅烧C.氯化镁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所以Mg(OH)2(s)????Mg(s)转

Fe(s)化不能实现,故C错误;

D.氨气、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为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3.B 【解析】 【详解】

A.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氯化氢,氯离子浓度增大,会使氯化钠析出,故A正确; B.溶液中只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故B错误;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通入氯化氢后溶液显酸性,溶液 pH 值减小,故C正确; D.因为有氯化钠固体析出,所以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小于结晶速率,故D正确;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向样品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银离子;再滴加盐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银离子不能共存,

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存在银离子。 故选A。 【点睛】

由于沉淀部分消失,一定有碳酸根离子,并且碳酸根离子与银离子不能共存。 5.C 【解析】

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A.M、N的氧化物Al2O3、SiO2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反应,但SiO2不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ClO4反应,选项A错误;B.F2非常活泼,与含氯离子的水溶液反应时直接与水反应,无法置换出氯气,选项B错误;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铝熔点很高,选项C正确;D.O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l-比它们多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大,故离子半径Cl->O2->Al3+,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注意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据此分析得解。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生成三氧化二铁,不能一步实现,故A错误; 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分解放出氧气,能够一步实现转化,故B正确;

C.氧化铜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铜,直接加热蒸干得不到无水氯化铜,需要在氯化氢氛围中蒸干,故C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不能一步实现,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氯化铜水解生成的氯化氢容易挥发,直接蒸干得到氢氧化铜,得不到无水氯化铜。 7.C

【解析】A项,该装置中,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g-Pt电极为阴极,pt电极为阳极,连接阴极的B电极为负极,A为正极,故A项正确;B项,电解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向阴极迁移,故B项正确;C项,左侧电极为阳极发生2H2O-4e-=4H++O2,所以每转移2 mol电子时,左侧电极就产生0.5 mol O2即16g氧气,故C项错误;D项,阴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