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411193c77da26925c5b0b6

16.《外台秘要》说“女属阴,得气多郁”,明确指出因人施护应该注意到( ) A体质差异 B性格差异 C年龄差异 D性别差异

17.病人有头晕、目眩、手足发麻的症状,其原因为( )

A肝病传于心 B肝病传于脾 C肝受气于心 D肝气舍于肾 E肝病传于脾 18.病人表现为两肋胀痛,少腹不适,病变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阳明大肠经 19.除哪项外,病人面色均为黑色的是( ) A寒证 B惊风 C痛证 D水饮 E淤血 20.痉证病人一般不会出现( )

A四肢抽搐 B拘挛 C颈项强直 D角弓反张 E皮肤干焦

21.面色身背具黄,色黄而鲜明者,为( ) A黄疸 B阴黄 C阳黄 D萎黄 E疳积 22.观察舌象,舌尖有芒刺常提示( )

A心火亢盛 B肝火亢盛 C心胃火燔 D胃肠湿热 E气血两亏 23.观察病人舌面光滑如镜面而无苔,则提示( ) A肠胃湿热 B阴液亏损 C热盛伤津 D血虚无荣 E胃气将绝 24.病人呕吐物为酸臭且掺杂未消化的食物,多为( ) A胃寒宿食 B胃虚宿食 C胃热宿食 D胃火宿食 E胃气亏损

25.出现白痞多为( )A湿郁热盛 B胃肠实热 C心血不足 D心火亢盛 26.典型的半表半里病证表现是( ) A恶寒 B发热 C恶风 D寒热往来 E恶热

27.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 ) A里热证 B实热证 C阴血亏虚 D阴虚内热 E气虚两亏

28.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动静姿态及姿体动作,了解病性的寒热虚实,阴证和虚证常表现为( )

A患者卧时喜加衣被,或向火取暖喜热者 B患者坐而俯首,气短懒言

C患者卧时仰面伸足,常揭衣被,不欲进火者 D患者卧时蜷缩成团,面常向里,精神萎靡不振者

29.张某,女,78岁,近日出现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喘促,舌质淡,舌苔白,脉迟缓。辨证为( )

A热证 B阴虚 C心阳不足,水气凌心 D肾气亏需

30.听声音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属阳、属热者,常表现为( ) A语声低微,少言沉静 B语声洪亮而高亢,多言躁动 C喘息气短,呼吸不相接连 D呃逆低怯无力,断续不接

31.疟疾的典型表现是( ) A潮热盗汗 B寒热往来 C寒战和高热有规律的交替 D恶寒、发热

32.《备急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告知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该做到( ) A一视同仁 B诚挚体贴 C冷嘲热讽 D区别对待

33.《理论骈文》说到“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甚于服药者矣”,情志护理中称之为( )

A说理开导 B释疑解惑 C移情易性 D发泄解郁

34.“郁者发之”,在临床实践中,鼓励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属于情志治病中的( ) A移情胜情 B暗示疗法 C顺情从欲 D发泄解郁 35.情志制约法,方法正确的是( )

A“忧伤肺,喜胜忧” B“怒伤肾,悲胜怒” C“喜伤心,忧胜喜” D“恐伤肾,喜胜恐” 36.三国演义有“望梅止渴”的典故,延伸至临床的情志护理是属于( ) A说理开导 B释疑解惑 C暗示疗法 D发泄解郁

37.为患者提供支持系统,积极争取患者的家属、亲朋好友、同事及社会相关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法最符合情志护理中的( ) A移情易性 B顺情从欲 C说理开导 D发泄解郁 38.寒证、痛证、淤血或惊风,面色常表现为( ) A面色灰暗 B面色鲜黄 C面色发青 D面色恍白

39.若患者形体肥胖,肤白无华,伴精神不振,常为( ) A阴精亏需 B阳气不足 C肾精不足 D浮阳上越

40.脉来弦涩,多属( ) A气血两亏B阴虚 C气滞血瘀 D表证 二、多选题(以下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情志致病会导致气机逆乱,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怒则气上 B忧则气消 C喜则气缓 D恐则气下 E惊则气结

2.情志致病,不正确的是( ) A怒伤肝 B喜伤心 C思伤胃 D悲伤肾 E忧伤肺 3.病室光线宜暗的病证有( ) A热证 B阳虚患者 C神经衰弱 D痉证 E癫证 4.失神病人表现为( )

A呼吸异常 B言语不休 C寻衣摸床 D手撒肢冷 E两目晦暗 5.预防情志致病的方法有( )

A保持乐观情绪 B避免七情过激 C忌吃燥热食品 D保持充足的睡眠 E多参加社会活动 6.情志护理的原则有( )

A诚挚体贴,一视同仁 B评估情志,因人施护 C避免刺激,稳定情绪 D情志正常,脏气调和 E说理开导,健康教育 7.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 )

A病因辨证 B三焦辨证 C卫气营血辨证 D经络辨证 E气血津液辨证 8.见患者面色呈黑色,多为( ) A热证 B寒证 C痛证 D肾虚 E水饮 9.望舌,辨证为热极津枯,舌象多为( )

A舌上布满白苔 B舌生芒刺 C舌面扪之滑利 D苔黑燥裂 E苔黑润滑

10.腻苔常见于( ) A湿浊 B寒证 C湿热 D痰饮 E食积 三、名词解释 1.情志护理 2.假神 3.顺情从欲法 4.中医一般护理 5.移情易性法 四、 简答

1.简述望诊的内容。 2.简述病情观察的要求。 3.简述情志护理的原则。 4.简述情志护理的方法。 五.论述题

1.试述情志护理的方法,并举1-2个例说明。 2.试述如何预防七情致病。 3.试述闻诊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一般护理 (2)

一、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适宜用温补类药物进行饮食调护的病人是( ) A气虚 B阳虚 C阴虚 D寒证 2.热证、阳证常用的调护饮食是( ) A大葱 B生姜 C花椒 D绿茶 3.春季宜食用( )

A清淡养阴之品 B滋阴润肺之品 C滋阴潜阳之品 D辛温升散之品

4.产后哺乳期间,饮食宜富于营养、容易消化、补而不腻,不适宜食用( ) A温热熟食 B寒凉生冷 C粥类稀饭 D骨头汤类

5.可以多食辛温升散之品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6.洪某,女,30岁,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难复,伴有脘闷纳减,尿清便溏,畏寒肢冷,面色萎黄,神倦乏力,苔白滑腻,脉沉缓,辨证为脾阳虚之水肿。饮食调护正确的是( )

A营养丰富,易于消化 B肥甘厚味的油腻食品 C粘滑硬固食物 D饮食宜咸 7.属于温补类食物的是( ) A鸡蛋 B鸭蛋 C羊肉 D芝麻 8.属于平补类食物的是( ) A 猪肉 B狗肉 C花生 D桂圆肉 9.属于清补类食物的是( ) A绿豆 B小麦 C胡萝卜 D扁豆

10.陈某,男,40岁,经常腹泻,时轻时重,进食不当则便次增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食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弱。辨证为脾虚泄泻。饮食调护禁忌( )

A羹汤类 B肥甘油炸 C面食 D粥食类

11.陈某,女,10岁,昨晚因为吃了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里急后重,泻出水样便。该病人饮食调护的最佳食物是( ) A膏粱厚味 B清淡饮食 C辛辣食物 D凉硬饮食 12.胃肠手术患者不适宜的食物是( ) A流质饮食 B半流质饮食 C牛奶、豆浆 D肉类 13.芹菜是目前公认的健康食品,是因为( )

A富有优质蛋白 B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有较好的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 D可治疗恶性肿瘤 14.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的食物是( ) A蔬菜 B瘦肉 C花生 D甘蔗 15.早在《内经》中提出“治未病”,它的含义一是指未病先防,二是( ) A预防为主 B早期治疗 C早期诊断 D既病防变

16.“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相结合”是属于( ) A药物预防 B加强锻炼 C起居有常 D调节情志

17.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

18.成都、重庆等地由于湿气比较重,人们多食辣椒、花椒以除湿,最符合三因制宜中的(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

19.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食助阳或养血滋阴的食品,这种饮食调护方法是根据( )A因地制宜 B因人制宜 C因时制宜 D因病制宜

20.《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饮食调护应该( ) A饮食宜随和 B饮食宜卫生 C饮食宜有节 D饮食宜清淡

21.食物有四气五味,各有归经,可影响和调和脏腑功能,多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痈疮等病,说明饮食调护应该( ) A合理烹饪 B饮食宜有节 C饮食宜随和 D饮食宜卫生

22.《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说明饮食调护应该( ) A饮食宜清淡 B合理烹饪 C饮食宜有节 D饮食宜随和

23.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 ) A鲫鱼 B玉米 C猪肉 D羊肉 24.与鲤鱼配伍可以增强利水作用的食物是( ) A黄豆 B绿豆 C赤小豆 D黄瓜

25.与薏米配伍可以加强渗湿利水作用的中药是( ) A 甘草 B黄芪 C桔梗 D枸杞子

26.不适合肝病病人食用的食物是( )A鲤鱼 B黄豆 C黄瓜 D瘦肉 27.慢性肠炎、菌痢的患者可以多食( ) A葱 B姜 C盐 D蒜 28.具有降脂、降压的食物是( )A白扁豆 B玉米 C绿豆 D芹菜

29.消渴患者可以多食( ) A肥甘食品 B高盐食品 C高纤维食品 D辛辣食品 30.具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是( ) A黄瓜 B山药 C马乳 D绿豆 31.有止血作用的食物是( ) A 香菇 B黄花鱼 C花生内衣 D木耳 32.具有驱虫作用的食物是( )A 鲫鱼 B槟榔 C生姜 D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