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马国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易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马国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56304ef12d2af90242e6ec

《泰》卦六五爻的爻辞是“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帝乙是商纣王的父亲,当时有大臣对帝乙讲,西伯侯(周文王之父),因为诚信,许多诸侯都去归顺于他,应当及早防之。但帝乙的心术比纣王正,他以和为贵,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西伯侯。以联姻的方式,感动西伯侯不起来造反,不破坏商朝的统治,这是一种上策。“帝乙归妹”这种“和”的思想被我国历史上许多帝王所效法,他们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派公主或爱妃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联姻。比如文成公主下嫁西藏、清朝康熙皇帝一共嫁出去八个女儿,有六个都是嫁到了蒙古,这是他们的本意吗?决不是,他们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是为人民谋福祉。诸葛亮七擒孟获,虽然方法上与“帝乙归妹”不同,但也是为了达到西南边疆实现长期和的目的。2002年政协主席李瑞环在英中贸易会上有一段关于“和”的精彩讲演,他说:“‘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点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处事乃至内政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天人和谐;表现在人与人关系上,强调和睦相处;表现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崇尚和群济众;表现在国际关系上,倡导协和万邦;表现在各种文明关系上,主张善解融合”。李瑞环这个演讲当时就引起了阵阵掌声,这说明东西方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共识的。

9、见微而知著

《坤》初爻爻辞“履霜,坚冰至”就是告诫人们,当脚下踏到薄霜时,就应当预见到,大地结冰的冬季马上将要到来了。告诫人们要见微以知著,防微而杜渐,防患于未然。阴能消阳,柔能败刚,小人能剥君子,都有一个由始甚微而逐渐盛行的过程。对于这些小人或邪恶势力要惩之于小,慎之于微,善于在它们势力还弱小的时候,就识破他们,及早防范。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同“豫”,豫古代又指大象,大象知道预备自己的后事,大象的牙掉了,它就找一个比较高的、风水地势比较好的地方埋起来,大象知道自己快要死亡的时候,就提前跑许多地方寻找一个风水宝地,然后就躺在那里等待死亡,所以,古代把豫又当预备、预测讲。《豫》卦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易经》的预测,也是要人们立足现在,把握未来。

11、五湖四海是团结的最大道理。

《易经》中《同人》卦把团结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同人于野,亨。”告诉我们团结的面越大越好。毛泽东主席把“同人于野”比喻为“五湖四海”就是这个道理。 “同人于郊,无悔。”“郊”与“野”相比,团结的面比较小了,但能够做到“同人与郊”,也就不会造成“悔”的局面。 “同人于门,无咎。”“门”虽然比“郊”的范围更小了一些,但毕竟团结的面打破了门户界限,走出家门就与人和同,亲者不近,疏者不远,这样就不会出现咎害。 “同人于宗,吝。”“宗”是同党。同人既不于“野”,又不于“郊”,更不于“门”,而是仅限于宗族私党,心胸狭小,目光短浅,故曰吝。

12、和谐社会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

《易经》的《乾》卦,不仅告诫了人们谦虚的道理,而且通过谦虚的道理,进一步阐明

了处理问题要做到“裒多益寡、称(秤)物平施。” “裒”,减、取的意思。“称”,称秤物体的重量。“裒多益寡”,减少有多余的这一方,增加给缺少的一方,衡量事物的多寡,使其平均。“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强调的不是君子自身如何谦虚,而是如何用谦虚的精神,公平的治理国家与社会。现在讲公平、公开、公正,讲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也是要力求做到“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解决好贫富差距问题。

13、“不恒其德”,就会“或承之羞” 《易经》《恒》卦告诉人们“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自己坚持好“德”,加强道德的修养人要是不能长久地保持德行,就会遭来耻辱。另一方面,不要与变化无常、二三其德,不能持之以恒的人。唯善恶无常的人不好相处,当他善的时候你与之共事,可是不久他又变了,变坏了,你又不得不承其羞。与不恒其德的人打交道,最好的办法是与之分手,因为你无法与他相处。

14、“远小人”的最好方法是“不恶而严”。 孔子在《遁》卦中告诫我们,“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意思是说,在遁的时候,远小人的方法最好是“不恶而严”。恶,憎恶的恶。对待小人,不可使他知道你憎恶他,否则他必加害于你,你想远小人也远不成了。但是与小人的界限要严格划清,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对小人让步,让小人知道你是不可侵犯的。“不恶而严”,亦即外顺内正,待彼以礼,自守坚贞之意。不表现出憎恨但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使小人不敢对你加以侵害。

15、大壮时别忘乎所以。

《大壮》卦阐释的是处壮大时期的应对哲理。有衰退必然有壮大,即由弱到强。但壮大之后又容易自负,容易骄傲,最后又导致由强到弱。怎么从这种循环中走出来,始终保持一种强壮的态势,这正是大壮卦所揭示的为人之道,为政之道。毛泽东在取得政权后,及时提出的“两个务必”,实际上也是一种处大壮时期的应对措施。所以,大必须正,应当坚守正道;大必须中,应当把握中庸原则,外柔内刚,能够节制,不使其过当。壮大也应当量力,不可以妄动。壮大,同样地不可能恒久持续,当显露衰退的迹象时,就不可再有积极的行动。当已经步入衰退时,更应当及时觉悟。中国历史上哪一个王朝都没有走出从壮大到灭亡的怪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始终保持强大而不出现没落衰退。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被现在更加文明强大的国家所替代。美国已经够强大了,但越是强大的国家,其民族必由享受而出现不思进取。人是靠劳动进化而来的,不劳动就会出现退化。现在在发达国家劳动的基本上都是外来民族,所以已经发达的民族就会产生退化。不是吗?这一次美国换届,不仅美国总统是肯尼亚民族,而且两个部长是华裔。接受历史教训,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怎样把执政的时间维持的更长一些,把发展的历时机遇抓的更紧一些,把国家的强大保持的更久远一些。美国现在已经够强大了,但他还要做世界警察,今天打压这个国家,明天打压那个国家,企图把世界的财富都霸占到美国去,这实际上也是自不量力。照此下去,美国走向衰败甚至没落只是时间问题。不是吗?看看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日本,在世界上是头号强大国家,企图称霸世界,最后不也举旗投降了吗?

16、对犯错误的人要能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易经》第四十卦告诉我们,“君子以赦过宥罪”,赦,就是赦免。宥(you),宽恕,宽大、

原谅,减轻。“赦过宥罪”,是说在和平环境中,对于犯罪的人有条件也有可能给予宽大政策,令其改过自新的。因此,历朝历代都曾在夺取胜利,政权稳固之后,选择适当时机颁布大赦令,既体现皇恩浩荡,又表明政局已经稳定,给犯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之后,对战争罪犯也发布过特赦令,彰显了共产党的宽宏、大度、英明。对有罪的犯人能够如此,对犯错误的人更应该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

17、“负乘”是小人之道。 《解》卦六三爻:“负且乘,致寇至。吝”是说,小人背负着窃得的沉重财宝,得意洋洋地登上了君子应该使用的大车,引人注目而招致强盗抢劫,这是自找的,又怨谁呢?人们用“负乘”形容地位与身份不相称的人,就是出自这爻。这爻表明,不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了,得到之后又以此为荣,招摇过市,惹是生非,生怕人家不知道,结果得到的东西不仅难以保住,而且还会被剥夺,甚至有危险。出现这么大的遗憾,这又怨谁呢?是咎由自取。有一个干部,自己没有什么能力,靠行贿买官被提拔了,提拔之后,不是夹住尾巴做人,而是公开地贪污受贿,扬言要把送出去的成倍收回来,最后事情败露,不仅被罢了官,而且还坐了监。

18、“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在《易经》《夬》卦中,孔子告诫我们一条至理名言,这就是“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是说上级领导应将恩泽不断施与部下或臣民。并且决不可因此就以为自己对部下有了恩德。应该懂得你能够为部下办的这些事,是你在这个领导岗位上,手中有这个权利,你这个权利是人民赋予你的,是更高的上级赋予你的,并非个人力量所能及。居德骄傲,居功骄傲,是人之大忌。有的领导干部提拔了部下,认为被提拔的人对其就应当不断感恩,属下一旦对自己的错误做法或方式方法有不同意见,就大发雷霆,甚至以我对你有恩自居,辱骂下属。结果造成属下对自己的反叛。历史之鉴,切忌,切记。

19、大事要与人民商量,取得人民的支持。 《益》卦的六四爻:“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象辞:“告公从,以益志也。” 在古代,最大、最重要的益民举动莫过于迁国,迁国为最大的“大作”之事。古代的国,不是今天所指的范围,而是指国都的都城。实际是指迁移国都。因为凡建都的地方,随着时间推移,人口不断膨胀,土地越来越紧张,各种生产生活资源供应越来越困难,不迁移国都就无法发展。实际上现在许多城市,经过二、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老城区实在容纳不下了,不得不重新建立新城区。比如目前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新区、郑州新区等。但,迁国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一般大臣是不能做主的,迁国大事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告公,即请示君王同意,按现在的说法,叫得到上级的批准。二是向广大民众宣告,得到广大民众能够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现在象建立新城区这些重大的事情,既要广泛征求普通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又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还要报上级领导机关批准,这就是一种告公。“告公从”,是既得到君王或上级的批准,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好事要办好,必须征得人民的支持。笔者在工作中曾经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年,我所管理的地方上级要分洪,必须抓紧动员群众转移。许多老年人坚决不离开,他们说,死也要死在家里。事实上,转移不是要他们去死,国家对群众的损失会给以补偿。但老百姓有“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穷家”的根深蒂固观念。所以必须做大量工作动员群众转移。长江三峡工程,需要大量移民,里面的工作量是非常之大。移民是如此,迁国更是如此。

象这样的大事,决不能政府独断专行,现在在拆迁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上访事件,就是没有做通群众的工作,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群众和你对着干,这种武断的做法违背了

群众的意愿,其危害是巨大的。

尤其值得吸取的教训是2008年9月17日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的恶性群体性事件。陇南市行政中心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制约着陇南市的发展,应当说陇南市行政中心迁移也是必要的,但陇南市委在行政中心准备由陇南市武都区迁往陇南市成县的过程中,由于工作方法不当,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从而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以反对行政中心迁移为借口,乘城市拆迁中发生的群体性上访之机,策划了一场非常严重对陇南市委打砸抢烧的重大事件。

因此,孔子在彖辞中进一步解释到,“凡益之事,与时偕行”,也就是说凡重大事项,无论主观上认为多么有益于人民群众,但是,在人民群众没有充分理解、支持的基础上,绝不可以自以为是,随心所欲。这里的“与时偕行”,就是要顺从自然,顺从民意,在人民群众不同意时,宁可等一等,缓一缓,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凡违背民意的事,绝不可以强行去办。

20、要学会“冷处理”的工作方法。

《睽》卦初九爻“悔亡,丧马勿逐,自复。”马跑了或丢失了,为什么还不要追,不要找,《易经》告诉你了其中的哲理。马跑了,越追马越跑,可能马就不会再回来了,索性不追它,它反倒自己容易跑回来;马丢失了,越找被人藏的越严,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不去乱找,捡到的人放松了警惕,偶然的机会自己可能会跑回来。这在工作方法上叫冷处理。在许多矛盾和不同意见的处理方法上,冷处理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21、决不可“无端猜忌”。

我们上小学时就有一篇课文,说的是丢斧头的故事。《睽》卦上九爻:“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这句爻辞是通过古代的求婚方式,说明了“无端猜疑”的可怕。“睽孤”,是指这是一个孤僻、多心多疑、疑虑重重的人。豕,猪。负涂,浑身是泥。弧,木弓,泛指弓箭。说,脱。是说乖戾、暴躁、多疑的人,看事物往往妄生疑端,由猜疑又生幻觉。前面来了一群戴图腾面具前来求婚的队伍,这个人首先看花了眼,看到前方来的仿佛是一车肮脏的在泥巴里打滚之后,背负着一身泥巴,非常可恶的猪。进而又怀疑来的人又不象猪,好像是载鬼一车。鬼本无有,而见载之一车,说明上九已经虚妄、猜疑到了极点,以致于张弧欲射。后来定下心来,仔细一看,原来不是负涂之猪,不是载鬼一车,不是强盗敌寇,而是婚媾的人,是戴图腾面具好象恶鬼一般前来求婚的队伍,于是自然丢下了已经张开的弓箭。为什么“遇雨则吉”,是因为下雨之后,猪身上的泥巴就冲洗掉了,猪的本来面目就呈现出来了,啊!,原来不是鬼,而是一群猪。这个比喻说明,猜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无端猜疑,往往出现不良的后果。

22、日常工作中要做到“讷于言,敏于事,慎于行”。 孔子在解释《中孚》卦的系辞中说,“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即“君子在家里说的话,如果是好的,在千里之外,也会相应,又何况在近处呢?君子做的事,如果不好,近处也会违背,何况在千里之外的远处呢?话由自己的口中说出,被众人听到;行为在近处发生,被远处看到;言行乃君子之根本,言行既出,决定着君子之荣辱。言论和行动对君子来说,可以感天,可以动地,正因为言行如此重要,君子在言行方面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