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61cc75b7360b4c2e3f64fb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课 题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1.认识“坝、傣、昌、昂、跤” 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的效果。 1.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2.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预习提纲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解决生字,读熟课文。 2.通过上网等渠道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 (1)有哪些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服饰图片。 (3)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及和睦相处的故事等。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告别了两个月短暂而又漫长的暑假生活,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久别的校园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同桌交流) 2.师生一起总结: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有宽敞的(教室),美丽的(花坛),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这些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括号里的内容由学生畅所欲言) 3.大家知道吗,在我们祖国的边疆,有一所民族小学,这所民族小 学与我们所在的小学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新的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板题,齐读) 二、歌曲热身,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就请同学们大显身手,展示自己课前预习时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1.组内展示交流。 2.组内推荐代表上台展示介绍。 3.教师补充资料。 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奖品视实际情况而定)。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了解了那么多的民族风情,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要求: (1)立起课本,摆好读书姿势。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或难读的地方,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随时和老师打招呼。 2.检查识字 (1)请同学们找出“坝、傣、昌、昂、跤”等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生认读。)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坪坝 傣族 阿昌族 德昂族 摔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 铃 粗壮 凤尾竹 ①指名读,正音。 提示“傣”读“dǎi”; “昌”读“chāng” ②归类强化: 坪坝:方言词,一般指平坦的场地。场地与土有关,故从土。 蝴蝶 铜铃:怎样记?(形声字的方法,左形右声。) ③开火车练读、小组赛读。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要注意右边的构成。 “雀”:会意字,从小从隹(zhuī),隹古书上指短尾巴的鸟,小隹为雀,本指小鸟,引申为鸟类。“雀”字构形美观,“隹”字单人旁的一撇由左上斜拉托住上面的缺钩“小”,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的变化。 “舞”: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写字,师巡导。 4.组内展示交流。 五、熟读课文,理清顺序 1.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2.组内交流。 3.师生随机小结并板书。 课文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点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就让我们在读中去感受民族小学的独特所在。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一)细读品悟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2.学生读后交流。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重点解读: 比较句子,体会描写的具体性。 (1)早晨,从各处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2)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通过繁简句的比较,体会到描写要具体,而且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山坡”“坪坝”“ 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都是极具西南边陲山区特点的景物。) 比较句子,体会“的字结构”的运用特点。 (1)??走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学生。 (2)??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小学生,有景颇族的小学生,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小学生,还有汉族的小学生。 (3)??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第1句过于概括,第2句表述赘余,第3句运用“的字结构”显得既具体又简洁。通过品读与体味,让生进一步加深“的字结构”运用上的理解。) (4)学生练读、赛读,读出赞美之情,读出各民族团结友爱之情。 (5)学生试背。 (二)换位议读第3自然段 师引入:“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下课玩耍的? 1.学生各自读文,然后交流。 2.抓重点句子议读感悟。 (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2)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师: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1)同桌交流。 (2)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4. 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师:作者在这里也没有具体描写课间活动的情况,却又写了小鸟、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次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 5.民族小学的学生课上学得用心,课下玩得开心,让我们开心地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点题抒情第4自然段 1.课文学到这儿,你对这所民族小学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交流感受。 可围绕以下几方面交流: (1)校园美丽——小路上的花儿美,学生的不同民族服装美; (2)民族团结: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习惯不同,都成了好朋友; (3)生活快乐: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