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74506cb84ae45c3b358c62

=8人。

第二单元 定员标准编写格式和要求

一、定员标准的概念 P37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二、企业定员定级标准的分级分类P37

分级:国家劳动定员标准;行业劳动定员标准;地方劳动定员标准;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分类: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可区分为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按定员标准的具体形式,可区分为效率定员标准、设备定员标准、岗位定员标准、比例定员标准和职责分工定员标准。 三、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 P38

企业定员标准:生产规模、加工方法、工艺流程、设备类型、设备性能、岗位工作内容、职责范围。 行业定员标准:除企业定员标准的内容外,还包括机构设置、管理层次、轮休轮班组织形式、作业率、出勤率、设备开动率。 四、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

(一)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 (四)计算要统一 (二)依据要科学 (五)形式要简化 (三)方法要先进 (六)内容要协调

【能力要求】

一、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 P39 二、定员标准的总体编排

三大要素:概述、标准正文、补充 三、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

四、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

单选题:根据生产总量核算定员人数属于( C )。

A.按设备定员 B.按岗位定员 C.按劳动效率定员 D.按比例定员 多选题:

1.按照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 CE )。 A.设备定员标准 B.岗位定员标准 C.单项定员标准 D.比例定员标准 E.综合定员标准

2.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有( ABCDE )。

A.依据科学 B.方法先进 C.计算统一 D.形式简化 E.内容协调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

一、制度化管理的基本理论 P42

(一)制度化管理的概念: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

(二)制度化管理的特征

(三)制度化管理的优点: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制度化管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体现;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二、制度规范的类型 P43

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标准、办法等的总称。可以分为:企业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业务规范、行为规范。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 P44

第9页 共47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从基础性管理制度和员工管理制度两方面入手,进行规划设计,属于劳动人事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可以包括:组织机构和设置调整的规定;工作岗位分析与评价工作的规定;岗位设置和人员费用预算的规定;对内对外人员招聘的规定;员工绩效管理的规定;人员培训与开发的规定;薪酬福利规定;劳动保护用品与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职业病防治与检查的规定等。对员工进行管理的制度主包括:工作时间的规定;考勤规定;休假规定;年休假的规定;女工劳动保护与计划生育规定;员工奖惩规定;员工差旅费管理规定;员工佩戴胸卡的规定;员工因私出境规定;员工内部沟通渠道的规定;员工合理化建议的规定;员工越级投诉的规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规定等。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P45 (一)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1、录用。2、保持。3、发展。4、考评。5、调整。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现了物质存在与精神意识的统一

企业的两种管理哲学与管理模式对比 内容 观念 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哲学 员工是人工成本的承担者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哲学 员工是具有能动性的重要资源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社会人 参与式 激励员工的多种手段 民主-尊重-参与 沟通、协调、合作 自觉主动 目的 定位 战略 手段 方式 关系 态度 着眼于企业的近期目标 经济人 引诱式 物质刺激的单一手段 权力-命令-服从 职责僵化、画地为牢 被动执行

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原则P46 (一)共同发展原则 (五)与集体合同协调一致 (二)适合企业特点 (六)保持动态性 (三)学习与创新并重 (四)符合法律规定

六、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P49

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能力要求】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 1、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 2、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 3、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二、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P50

1、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加强人力资源

第10页 共47页

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

3、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用数据采集、汇总整理、信息传递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作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

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

6、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7、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作出明确规定。

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作出原则规定。 9、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员工的权力与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10、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

第四节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与支出控制

第一单元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审核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P51

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可比性 一、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P52 二、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

(一)注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预警线(上线)、控制下线 2、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市场调查 3、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

(二)注意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

下一年度预算 当年费用预算 当年已发生费用结上一年度预算 上一年度费用结算 预算与结算比较 分析费用使用趋势 预测下一年 度经营状况 预算与结算比较 分析费用使用趋势 生产经营状况

三、审核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方法P55

生产经营状况 习 题:简述人力资源费用审核的方法与程序。 方法:

在审核费用时,首先要认真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活动及其过程,然后确定在这些活动及其过程中,都需要哪些资源、多少资源给予支持(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这些费用预算与执行的原则是“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公司根据上年度预算与结算的比较情况提出一个控制额度。大部分由人力资源部门掌握,项目之间根据余缺,在经过批准程序后可以调剂使用。对有些项目如培训费用,按

第11页 共47页

使用部门进行控制,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挤占而完不成各自的培训任务。 程序:

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时,首先要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尤其是那些子项目。在审核时,必须保证这些项目齐全完整,注意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是否涉及人员费用项目的增加或废止。特别是应当密切注意企业在调整人力资源某种政策时,可能会涉及人员费用的增减问题,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使其得到充分体现,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总之,工资项目和基金项目必须严格加以区别,不能混淆。

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当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员工利益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等重要项目,以保证在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中得以体现。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的控制

一、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作用P56

1、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是在保证员工切身利益,使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下使企业达成人工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是降低招聘、培训、劳动争议等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重要途径。3、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为防止滥用管理费用提供了保证。 二、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

及时性原则、节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 1.制定控制标准

2.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实施 3.差异的处理

不属于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基本要求的是( B )。

A.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 B.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收益性 C.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准确性 D.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可比性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时,应做到( ABCDE )。

A.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 B.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 C.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市场调查 D.关注有关政策的变化 E.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

第二章 人员招聘与配置

第一节 员工招聘活动的实施

第一单元 招聘渠道的选择和人员招募的方法

一、内部招聘的特点

内部招聘是指通过内部晋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储备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去的活动。

优点:1、准确性高;2、适应性快;3、激励性强;4、费用较低

缺点:1、因处理不公、方法不当或员工个人原因,可能会在组织中造成一些矛盾,产生不利的影响;2、容易抑制创新 二、外部招募的特点

优点:1、带来新思想和新方法;2、有利于招聘一流人才;3、树立形象的作用

缺点:1、筛选难度大,时间长;2、进入角色慢;3、招募成本大;4、决策风险大;5、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 【能力要求】

一、选择招聘渠道的主要步骤

第12页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