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原理实验1 8位算术逻辑运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组成原理实验1 8位算术逻辑运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80879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4b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书

课 程 名: 《计算机组成原理》 题 目: 实验一 8位算术逻辑运算

实验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批阅时间: 年 月 日

《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 1 -

1、目的与要求

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 2)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组成原理。 3)验证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l8l的组合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算术/逻辑运算。

2、实验设备

ZYE1601B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箱一台,排线若干。

3、实验步骤与源程序

l) 按下列步骤连接实验线路,仔细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⑴ ALUBUS连EXJ3; ⑵ ALUO1连BUS1; ⑶ SJ2连UJ2;

⑷ 跳线器J23上T4连SD;

⑸ LDDR1、LDDR2、ALUB、SWB四个跳线器拨在左边(手动方式); ⑹ AR跳线器拨在左边,同时开关AR拨在“1”电平。

2) 用二进制数码开关KD0~KD7向DR1和DR2寄存器置数。方法:关闭ALU输出三态门(ALUB`=1),开启输入三态门(SWB`=0),输入脉冲T4按手动脉冲发生按钮产生。设置数据开关具体操作步骤图示如下: KD0-D7=00110101 数据开关置数 ALUB=1 SWB=0 LDDR1=1 LDDR2=0 数据存入寄存器DR1 开输入三态门 T4= LDDR1=0

LDDR2=1 数据存入寄存器DR2 开输入三态门 T4=

说明:LDDR1、LDDR2、ALUB`、SWB`四个信号电平由对应的开关LDDR1、LDDR2、ALUB、SWB给出,拨在上面为“1”,拨在下面为“0”,电平值由对应的显示灯显示,T4由手动脉冲开关给出。

⑶ 检验DR1和DR2中存入的数据是否正确,利用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发生器 74LS181的逻辑功能,即M=1。具体操作为:关闭数据输入三态门SWB`=1,打开ALU输出三态门ALUB`=0,当置S3、S2、S1、S0、M为1 1 1 1 1时,总线指示灯显示DR1中的数,而置成1 0 1 0 1时总线指示灯显示DR2中的数。

⑷ 验证74LS181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采用正逻辑)

在给定DR1=35、DR2=48的情况下,改变算术逻辑运算功能发生器的功能设置,观察运算器的输出,填入表2.1.1中,并和理论分析进行比较、验证。。

KD0-D7=01001000 数据开关置数 ALUB=1 SWB=0 4、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

《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 2 - 加数1 加数2 DR1 DR2 M=0(算术运算) S3 S2 S1 S0 Cn=1 无进位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F=(35) F=(7D) F=(B7) F=(FF) F=(6A) F=(B2) F=(EC) F=(34) F=(35) F=(7D) F=(B7) F=(FF) F=(6A) F=(B2) F=(EC) F=(34) Cn=0 有进位 F=(36) F=(7E) F=(B8) F=(00) F=(6B) F=(B3) F=(ED) F=(35) F=(36) F=(7E) F=(B8) F=(00) F=(6B) F=(B3) F=(ED) F=(35) M=1 (逻辑运算) F=(CA) F=(82) F=(48) F=(00) F=(FF) F=(B7) F=(7D) F=(35) F=(CA) F=(82) F=(48) F=(00) F=(FF) F=(B7) F=(7D) F=(35) 35 48 0 1 1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5、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第一次做组成原理的实验,也是第一次接触单片机,新奇疑惑的同时又有点跃跃欲试,但是毕竟刚接触,对于实验操作很多地方都不怎么理解,后来在老师及同学的指导下,终于成功完成。虽然在过程中由于粗心导致结果出现了差错,但胜在吃一堑长一智,让我在接下来的实验的中更加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