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模考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湖北省襄樊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模考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c8d743a8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4

A选项错误,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但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经常发生旱涝灾害。B选项错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不是印度。C选项正确,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D选项错误,印度大部分位于热带,不是温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择C。

20.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 A.阿拉伯半岛 【答案】A 【解析】 【详解】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 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故A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主要的半岛,需要识记的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即可。 21.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高原、山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二阶梯上主要分布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我国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上主要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二阶梯上主要分布有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因此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我国第二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记忆解答即可。 22.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 A.京 【答案】C 【解析】

B.沪

C.陕

D.浙

B.高原、盆地

C.盆地、平原

D.平原、丘陵

B.中南半岛

C.印度半岛

D.朝鲜半岛

【分析】 【详解】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西部有五个省区有两个简称,以上四个省区中京表示的北京,沪表示的上海和浙表示的浙江只有一个简称,陕表示的陕西省除了简称“陕”之外,还简称“秦”,故选C。

23.珠江三角洲区域曾发生“民工潮”现象,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工作,其主要原因是这里 A.旅游资源丰富

C.农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制造,家电等生产为主,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几十年来,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这里工作,与旅游资源、城市环境优美和农业发达无关,故选D。

24.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绵延长达1.500千米,宽约100至150千米,宽阔的山区内分布着不少村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泰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它的走向大致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地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B.城市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D.加工制造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它还( ) A.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B.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是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早地区的分界线 D.是耕地与草原的分界线

3.秦岭山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之一, 当地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资源贫乏 ②资金不足 ③交通不便 ④劳动力缺乏 A.①② 【答案】1.B 2.B 3.C 【解析】 【分析】

根据秦岭与淮河横亘于我国东部地区的中部,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与淮河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进行分析解答。

1.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山脉,它的走向大致是东西走向,秦岭是我国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故选:B。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故选:B。

3.秦岭是我国南北地质、地理、生态、环境、气候乃至人文的重要地理界线。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但交通不便,资金、技术欠缺,成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秦岭的概况。 25.土地和水资源都属于( ) A.可再生资源 C.能源矿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是非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是能源矿产,金、银、铜、铁等属于金属矿产。根据题意选A。 【点睛】

该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6.(2017厦门模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灌溉区。下图示意我国黄河流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B.非可再生资源 D.金属矿产

黄河发源于A________高原,最终注入D________海。黄河上

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黄河在青铜峡至河口段,水量明显减少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河中游流经B________高原,水量明显增加,主要自然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黄河进入C________平原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流速________,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________,形成“地上河”。

【答案】 (1)青藏 渤 (2)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水量较大 (3)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黄河水灌溉 (4)黄土 降水量增加,支流增多 (5)华北 变缓 抬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黄河流域图为切入点”,考查黄河的概况及其治理与开发等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据图可知,黄河发源于A青藏高原,最终注入D渤海。 (2)黄河上游河段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3)黄河在青铜峡至河口段,有宁夏平原及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增加较快,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故其水量明显减少。

(4)黄河中游流经B黄土高原,这一地区降水量增多,支流增多,故其水量明显增加。

(5)黄河进入C华北平原后,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抬高,人工修堤坝加以约束,逐渐形成“地上河”。 27.读我国地形分布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是_____,B是_____,C是_____。 (2)填写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条说明。 【答案】(1)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2)太行山;天山;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冬季,此线以南气温在0℃以上,以北气温在0℃以下;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等。(任意两点)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山脉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平原、高原、丘陵、盆地镶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