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说明书(cass工艺)_毕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说明书(cass工艺)_毕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1f67e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c

(9)进水渠道

由于是格栅与沉砂池合建,格栅出水直接进入沉砂池,进水渠道宽度B1=B=1.1m,渠道水深h水=h=0.6m (10)出水装置

出水采用沉砂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堰上水头 H1----堰上水头,m

Q1----沉砂池内设计流量,m3/s m----流量系数,0.4-0.5

b2----堰宽(m),等于沉砂池宽度 设计取m=0.4,b2=1.5m

出水堰后自由跌落0.15m,出水流入出水槽,出水槽宽度B2=0.6m,出水槽水深h2=0.35m,超高0.3m,水流速度v2=0.83m/s。采用出水管道在出水槽中部与出水槽连接,出水管道采用钢管,管径DN2=500mm,管内流速v2=0.89m/s,水力坡度i=0.15%。 (11)排砂装置

采用吸砂泵排砂,吸砂泵设置在沉砂斗内,借助空气提升将沉砂排除沉砂池,吸砂泵管径DN=200mm.

22

4.吸砂泵房与砂水分离器

选用直径0.5m钢制压力式旋流砂水分离器一台,两组曝气沉砂池共用。

每组曝气沉砂池设吸砂泵两台,一用一备,共4台。砂水分离后将砂集中运走,水回流至细格栅前。 5.鼓风机房

选用TSO-150罗茨鼓风机12台,6用6备,为曝气沉砂池和CASS曝气。泵房面积取20mx8m(考虑远期) ㈤CASS池的设计与计算

CAS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CASS工艺是一个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1.CASS工艺运行过程

CASS工艺运行过程包括充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组成,具体运行过程为:

23

(1)充水-曝气阶段

边进水边曝气,同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一般回流比为20%。在此阶段,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一方面满足好氧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有机物的充分混合与接触,从而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 (2)沉淀阶段

停止曝气,微生物继续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进行氧化分解。随着反应池内溶解氧的进一步降低,微生物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变,并发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与此同时,活性污泥在几乎静止的条件下进行沉淀分离,活性污泥沉至池底,下一个周期继续发挥作用,处理后的水位于污泥层上部,静置沉淀使泥水分离。 (3)滗水阶段

沉淀阶段完成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层排出上清液,排水结束后滗水器自动复位。滗水期间,污泥回流系统照常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缺氧区的污泥浓度,随污泥回流至该区内的污泥中的硝态氮进一步进行反硝化,并进行磷的释放。

24

2.CASS反应池的设计计算

图2-4 CASS工艺原理图

(1)基本设计参数

处理规模:Q=2000m3/d,总变化系数1.51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取Nw=3000mg/L 反应池有效水深H一般取3-5m,本水厂设计选用4.0m 排水比:λ=

11 ==0.4 m2.5(2)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负荷率)(Ns)

Ns=

K2?Se?f?

Ns——BOD-污泥负荷(或称BOD-SS负荷率),kgBOD5/(kgMLSS·d); K2——有机基质降解速率常数,L/(mg·d),生活污水K2取值范围为0.0168-0.0281,本水厂取值0.02; η——有机基质降解率,%;

η=

Sa?Se Saf——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与总悬浮固体浓度的比值,一般在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