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学练测练习:章末质量评估卷(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学练测练习:章末质量评估卷(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476fe7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8

2020 高考 物理

章末质量评估卷(六)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主办国为印度,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据此完成1~2题。

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及中国主题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是( ) A.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D.以上都有

2.以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严重的资源短缺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B.我们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C.深刻的环境危机迫使我国要将生态的保护放在第一位 D.清洁生产可以使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再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 2018 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中国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二者都体现了共同参与、合作保护和治理环境问题,体现了共同性原则,故C项正确。第2题,我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相对短缺,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是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故B项错误;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应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同时兼顾环境问题,故C项错误;清洁生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了利用率,并不是不排放废弃物,所以D项错误,故该题选A项。

答案:1.C 2.A

2020 高考 物理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当地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C.执法不严

B.乱砍滥伐极为严重 D.气候变迁

4.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可知当地人们乱砍滥伐现象极为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就可能出现大沙漠,这是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生活习惯和执法不严不是主要原因,气候变迁不是人为原因。B项正确。第4题,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如果要减少乱砍滥伐现象,就要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等就是主要的措施。A项正确。

答案:3.B 4.A

2019年2月18日,北京市发改委等8家单位联合提出将热泵系统作为北京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蓄能,进行能量季节迁移,冬天供暖蓄冷,夏天制冷蓄热,用最少的能耗获得最大的效益。下图为“地源热泵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2020 高考 物理

5.地源热泵 ( ) A.所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B.春秋两季的利用率最高 C.我国西部地区更易推广 D.在中纬度地区效益最大

6.北京市推广热泵系统的现实意义主要是 ( ) A.降低投资成本 C.简化管网系统

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利于缓解地面沉降

解析:第5题,材料中表明该技术夏冬效果最好,所以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效果最好,选D项。能量来源于地面储存的太阳能,是外部能量,A项错误。B项与材料夏季、冬季不符合。材料中表明“北京市”,且该项目需要资金庞大、技术含量高,西部地区不适合,C项错。综上选D项。第6题,现实意义自然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选B项。推广该系统会使投资增加,复杂了管网系统,挖通地下建立管网,可能会引发地面沉降,A、C、D三项错误。综上选B项。

答案:5.D 6.B

人地关系在范畴上包含“人”和“地”两个主体,两个主体间又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人地关系的主要内容。如图为人地“三元”结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2020 高考 物理

7.关于人地关系内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兼具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B.“地”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合体 C.人地关系协调与否,取决于“地” D.人地关系是动态、开放、复杂的系统

8.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凸显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现为( ) A.劳动力不足 C.生态破坏严重

B.土地价值衰落 D.人多地少

9.受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及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转型驱动,我国地与地的竞争关系日趋激烈,其通常表现不包括( )

A.林地与灾毁林地争地 B.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 C.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争地 D.非农建设与农业用地争地

解析:第7题,“人”是生物种群较为独特的一种,因此具有生物性,同时,人类群体的各种活动又组成其社会性;“地”指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环境,又包括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社会环境(人文要素)。在人地关系中占主动地位的是“人”,因此人地关系协调与否,取决于“人”,故选C项。人地关系是动态、开放、复杂的系统。第8题,改革开放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户籍限制而无法自由流动,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多地少,导致农村“隐性失业”严重,故选D项。第9题,食品消费结构转型使食品消费中粮食作物比重降低,因此导致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争地、非农建设与农业用地争地。林地与灾毁林地争地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及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转型无关。

答案:7.C 8.D 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