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4a7f8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f

均能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规定限值,该项目周围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表3 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 地表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 大气环境 声 环 境 环境风险 评 价 范 围 清溪沟汇入长江处上游500m至下游3km长江河段 项目区域周边2.0km范围 项目所在地周围5×5km范围。 厂界外200m范围内 以项目为源点周围5km的范围 2项目周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废气污染物

本项目油码头只进行油品的卸载,采用泵+管道将油品输送至相应的油罐中储存,不进行其他货物的装卸,不采用重型机械,无装卸机械废气产生。进港船舶有少量燃油废气产生,为无组织排放。

油品在卸油过程中,由于自然蒸发和跑、冒、滴、漏造成油品损耗。蒸发损耗是油品损耗中最大一种,在整个油品储运损耗中约占70~80%。油品的挥发性与温度和压力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油品损耗越大;压力越高,蒸发慢,损耗越小。油船靠岸后,采用卸油软管链接,用泵抽入管道后由不锈钢管、金属软管、架空栈桥管道、陆域不锈钢管、油库输送油管道输送至储油罐。输油管道全程密闭,油品蒸发量很小,约1t/a,为无组织排放。

(2)废水的污染防治措施 (1)船舶含油废水

船舶含油废水主要为船舶舱底油污水。类比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的调查成果,目前内河航运30马力以上的机动船舶已基本按要求配备了油水分离设备,对船舶产生的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排放;其他机动船舶也按规定配备了污油水舱柜以储存船舶油污水。

根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中船舶舱底油污水水量表,可推算出来港500t船舶舱底油污水产生量为0.14t/d.艘,500~1000t船舶舱底油污水产生量为0.14~0.27t/d.艘,舱底油污水浓度约为2000~20000mg/L。工程全年到港船舶约700艘,平均停留1d。按到港船舶均为1000t船舶计,码头油污水产生量约为0.57t/d(189t/a),石油类年产生量约3.78t/a。船舶含油废水由管道接入油库库区的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统一处理。

(2)船舶压舱水

“压载水”系指为控制船舶横倾、纵倾、吃水、稳性或应力而加装到船上的水及悬浮物质。当船只空载时,整船的重量轻,在遭遇风浪时船体摆动大,故需要增加重量,以保持吃水线与水面平行,保证船行安全。到载货时再将水放出,这部分为控制船舶纵倾、横倾、吃水、稳性或应力而加装到船上的水及其悬浮物被称为船舶压舱水(也称压载水)。

根据《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一般压舱水占船舶吨位的25~30%。压舱水的排放量与空船的到港量有关,一般情况下,空船到港量可近似地认为等于装运量。本项目液货泊位都是进港卸货船舶,因此不存在压舱水。

(3)船舶生活污水

来港船舶停靠码头期间,排至岸上的船舶生活污水量根据船舶生活用水量及到港艘次确定。本项目新建1个1000t级泊位,1千吨及以下级一般每艘船舶配置船员约8人,按平均停靠时间1天、人均用水量120L/d,污水产生系数0.8计,则本工程产生船舶生活污水约1.62m3/d(537.6m3/a),船舶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为: CODcr~300mg/L,氨氮~25mg/L;CODcr、NH3-N的产生量分别为0.49kg/d(0.16t/a)和0.04kg/d(0.013t/a)。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由管道接入油库库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统一处理。

(4)码头生活污水

本工程建成后工作人员13人,码头生活用水指标为综合办公室120L/人·班,则本工程新增生活用水量约1.56m3/d (514.8m3/a)。按排污系数0.8计,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25m3/d(412.5m3/a),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300mg/L、氨氮~25mg/L,污染物产生量为:COD~0.12t/a、氨氮~0.01t/a。码头生活污水收集后由管道接入油库库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统一处理。

(3)固体废物处理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陆域陆域人员生活垃圾、码头作业废物,船舶废油、保养固体废弃物等。

序号 1 2 3 4 种 类 陆域工作人员生活垃圾 废油 船舶保养固体废弃物 码头工作人员生活垃圾 来 源 办公设施 维修车间 船舶保养 船舶 表4 项目固废产生及排放状况 产生量 主要成分 2.1t/a 1t/a 生活垃圾 废矿物油 处 置 措 施 垃圾桶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 危险废物(HW08),统一收集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废弃物有机器沉淀物、脱危险废物(HW08),统一收14t/a 落的漆皮、甲板垃圾、废集后送有资质单位处置 弃材料及零件 垃圾桶收集,由环卫部门清5.3t/a 生活垃圾 运 (4)噪声治理

油罐装卸作业噪声源为压缩机和输送泵噪声,其噪声级在85~-90dB(A)。油泵噪声源强在85 dB(A) 左右。项目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泵采用泵棚密闭安装隔声,做好基础减震措施,泵进出口加柔性软连接。同时通过总图布置,合理布局,经距离衰减减轻噪声影响。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表5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围5km范围)

环境保护要素 主要保护目标 散居农户(1户) 散居农户(4户) 环境空气、环境风险 散居农户(2户) 散居农户(5户) 散居农户(3户) 民强村 清溪沟 地表水环境 长江 地下水环境 环境风险 项目区域 N 2.0km的范围 紧邻 方位 N W W E S W W 相对距离(m) 220 130 200 160 130 2000 紧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保护级别 以项目为源点周围5km范围内所有社会关注点以及在该范围内的所有住户。 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民强村11社纳江路旁。项目用地为工业用地,厂区总占地14.3亩。工程建设周期为6个月。工程现已基本建设完成,施工期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施工期污染影响不大。

(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根据无组织排放量,按照《环境影响技术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关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采用《环境影响技术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0m,各污染物厂界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现象。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203-91)所制定的方法计算,结合极差规定,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以卸油区边界周围50m。在此卫生防护距离内现无农户居住,不涉及环保搬迁。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在正常情况下,废水依托油库库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经库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库区绿化和场地洒水,不外排。在雨季时,由于接纳库区的初期雨水,库区内绿化不能消纳污水的情况下,污水排入清溪沟再进入长江。在污水处理设施出现事故的情况下,污水有可能会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清溪沟再进入长江。

雨季正常排水:对长江CODcr浓度最大贡献值为0.022mg/l,出现在排放口下游5m处。排污口下游100m及排污口岸边横向5m范围内CODCr贡献值大于0.0001mg/ml。与背景值叠加后不会导致评价水体CODCr值超标。对长江石油类浓度最大贡献值为0.0001 mg/l,出现在排放口下游5m处。排污口下游20m及排污口岸边横向5m范围内石油类贡献值大于0.0001mg/ml。与背景值叠加后不会导致评价水体石油类值超标。总体而言,影响范围很小,影响值微小。

事故性排水:对长江CODCr浓度最大贡献值为0.009mg/l,出现在排放口下游5m处。排污口下游100m及排污口岸边横向5m范围内CODCr贡献值大于0.002mg/ml。与背景值叠加后不会导致评价水体CODCr值超标。对长江石油类浓度最大贡献值为0.0224mg/l,出现在排放口下游5m处。排污口下游100m及排污口岸边横向5m范围内石油类贡献值大于0.005mg/ml。与背景值叠加后不会导致评价水体石油类值超标。但项目事故排水会导致排放口周边小范围内CODcr、石油类值的少量升高。

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区域地下水埋藏深,包气带富含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富水性强。项目厂内采取防渗措施,正常情况下废水处理达标后进行库区绿化,不外排。分析认为,项目废水不会对区域地下水及地下水保护目标造成影响。

4)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源经过采取降噪措施后,通过距离衰减,在厂界位置的噪声影响值较小。项目噪声影响值不会超过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

码头周边200m范围内无农户居住,对周围敏感点影响很小。 5)固废影响分析

本项目固废分质收集,在项目严格落实报告中提出的固废处置措施后,保证各类固废按规范处理,所产生固废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

4、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卸油时采用水运趸船卸油,管道密闭性相对陆运好,卸油直接接卸油管道,挥发的油气较少,因此不设置油气回收装置。对无组织排放废气采取加强设备维护、加强管理控制操作工艺、对周边进行绿化等措施。项目采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能有效减少油库的油气排放,实现厂界达标。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生产废水进入库区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库区设置规模为10m3/h的油污水处理装置,去除废水中的石油类,再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一体化生化处理设施处理。

油污水处理采用“气浮+隔油+吸附”工艺处理含油废水。生活污水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