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4c688bbd64783e08122b95

道。本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察难以作出判断。于是,要采用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比,或者用同一张纸条量一量,当然,学生还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同一张纸条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积极的影响。“想想做做”第3题是在方格纸上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些,用图形有几个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图形的面积,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图形的面积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为以后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作了极好的铺垫。

2. 体会并应用面积单位。

第78页例题教学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先提出的问题是“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由于学生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所以例题的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而且选用的工具各不相同,如用数学书摆、用文具盒摆……各人选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得数不可能一致。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

教材编写还有这些特点:第一,重视培养学习能力。教材详教1平方厘米,简教1平方米,带出1平方分米。以1平方厘米为重点,讲述它有多大,并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1平方米时,教材的叙述比1平方厘米简单,1平方米有多大?留给学生去想象或制作。至于1平方分米,则安排在“想一想”里让学生自己描述、比划。

第二,通过语言描述、图形表示、实物比拟等多种活动,建立各个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教学1平方厘米时,除了画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仔细观察,体会它的大小外,还要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特别是“同指甲面的大小差不多”,更有助于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厘米的大小。1平方米比较大,教材让学生在地面上画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试试可以站多少个人。这项活动学生感兴趣,能帮助学生感受并记住1平方米的大小。“想想做做”第1题再次说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帮助学生把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1平方分米虽然留给学生自己学,教材仍提醒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它的大小。

第三,重视用1平方厘米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再测量图形的面积。无论是估计还是测量,都需要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比试,估计的时候是想象比试,测量的时候是操作比试。第5、6两题利用数方格的办法说出图形的面积,也是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的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又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打下了基础。第2题,在填上适当的单位时,体会计量线段的长度应该用长度单位,计量面的大小应该使用面积单位。在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时,又一次体会了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

3. 探索面积公式。

过去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把很多精力都放在应用公式的计算上。新课程认为,应该加强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因为接受和按公式计算并不困难,而探索这些求面积的公式,有利于发展数学思考,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让学生在探索公式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研究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编排的两道例题和“试一试”设计了探索面积公式的过程和活动,反复感受、逐渐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宽的关系。第82页上面的一道例题通过摆长方形,初步感受长方形的长、宽与它的面积有关。这道例题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开放。要求每组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3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大小不作规定。这样,全班就会摆出许多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为感受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有关创造了充分的感知材料。二是设计了一张表格,引导学生注意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是有关的。尤其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个数这一栏,它的个数既是长、宽的乘积,又是面积的数量,拉近了长、宽与面积的距离,沟通了联系。

第82页下面的例题,通过测量继续体会长、宽与面积的关系。先量出长、宽的厘米数,再在长方形里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面积。这样,就能体会长是几厘米,沿着长一行能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是几厘米,沿着宽能摆这样的几行。例题非常重视长方形面积量法的多样和优化,从两个方面得到落实。一是左边的长方形里只摆5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摆。可以再摆7个小正方形,把长方形摆满;也可以再在长方形的左上角摆1个正方形,从而看出每行摆4个,摆3行。右边的长方形完全让学生独立测量,也留出了多种摆法的空间。二是组织量法的交流,在交流中优化量法。沿着长、宽各摆一排的量法,有利于体会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试一试”的特点在“想”,看着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想它的面积是多少。一要想用哪个面积单位来计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二要想怎样测量,沿着长量会怎样,沿着宽量又会怎样;三要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在想的过程中应用了两道例题里获得的方法和经验。加强了长、宽与面积的关系的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

在充分操作、感受的基础上,教材安排小组讨论,清晰长方形面积与它长、宽的关系,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设计了“总结规律—建立模型—符号化”的教学过程。

“想想做做”减少了求积笔算的份量,因为单纯地套用公式进行竖式计算的价值不大。加强了估计,第2题要求先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计算。通过计算检验估计得怎样么,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第5题估计黑板面和教室门正面的面积,既是用估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估计的习惯。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4题用面积是46平方厘米的电话卡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这是测量工具的一次拓展。利用面积已知的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估测其他面的面积,和利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在原理和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4.发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例题首先呈现一个边长为一分米的正方形,但不注明条件,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必然会先测量边长,然后运用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在测量边长时采用的长度单位可能是分米,也可能是厘米。于是得到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10×10=100),通过交流,就会发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