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58a4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f

13,尔有母遗我独无 14,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15,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6,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17,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18,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19,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2,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23,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2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25,上下相孚 26,回波电笑

27,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 28,土也罔极,二三其德 29,首身离兮心不惩

30,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枉用相存 31,直挂云帆济沧海

32,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3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34,帝心恻隐知人弊

35,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36,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37,五十弦翻塞外声 38,请赓一绝,以剖寸心

3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40,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1,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42,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 43,擅造潭府 44,该当何罪

45,县官急索催,租税从何出

五,翻译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语句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3,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5,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6,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7,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故病且怠.

9,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10,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六,简答题

1,契诃夫的《苦恼》中姚纳的苦恼是什么 小母马有何作用 2,鲁讯《灯下漫笔》的一,二两部分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 4,李斯《谏逐客书》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梁启超《论毅力》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

6,李大钊在《\今\》中所举屈原的《离骚》和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对表达作者观点有何助益 7,培根的《论学问》分别讲了哪两个问题 8,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后叙\

9,柳宗元所写的\西山\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线索是什么 10,《文与可画谷偃竹记》阐述了哪两个文艺主张

11,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北京秋天的\色\和\味\分别是什么 12,《爱尔克的灯光》中为什么要写姐姐

13,曹操《短歌行》的主题是什么 点题的句子是什么

14,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的是谁的典故 15,李商隐《无题》诗抒情的特点是什么

16,郭沫若的《炉中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7,《我用残损的手掌》中\无形的手掌\指什么 18,高尔基《鹰之歌》中的\鹰\蛇\象征什么 19,李煜《虞美人》的主题是什么

20,李清照的《声声慢》反映了哪些人的共同感受 21,辛弃疾《摸鱼儿》的主题是什么 22,九斤老太的口头禅说明了什么

23,老舍《断魂枪》中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展开的背景是什么 24,《米龙老爹》中一,三人称交互为用的特点有何表达作用 七,简析题

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话: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回答: A,指出本段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 B,这段文字中的立论体现在哪里 C,这段文字的双重比喻有何意义

2,阅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回答: A,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B,本文驳斥的对象是谁 立论原则是什么

C,本文驳论的形式是什么

3,阅读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回答:

A,鲁迅先生把中国历史划分为哪两种时代的循环,这种划分的目的何在 B,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两部分着眼点有何不同

C,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4,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回答:

A,文中的\城\指哪里

B,本段运用的论据类型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C,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5,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

\自余为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奚谷.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回答: A,\是州\指哪里 本段写了什么内容 B,本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C,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6,阅读茅盾《香市》中的这段文字: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请问答:

A,\革命\指什么时候,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写作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B,\公安分局\的衙门,蚕种改良所分别指什么 C,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7,阅读《国殇》第一段: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回答:

A,该段文字分几层 试概括层意. B,该段文字描写战斗进程有何特点 C,屈原写作本文的原因何在 8,阅读《兵车行》(杜甫),请回答: A,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B,诗歌的叙事方式是什么 叙事次序安排有何特点 C,诗歌对主题的揭示有何深刻性

9,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一段文字: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请回答:

A,\那边\指哪里 \血和灰\阴暗\是什么意思

B,\辽远的一角\指哪里

C,该段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0,阅读高尔基《鹰之歌》中的一段文字:

\在浪涛的狮吼声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的精神!\请回答:

A,\高傲的鸟\天空\象征什么

B,\山岩\发抖\天空\战栗\说明了什么 C,该段用了哪些修辞

11,阅读辛弃疾《摸鱼儿》一段:\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请回答:

A,\长门事\是借用了谁的典故 该典故说明了什么意思 B,\闲愁最苦\是何意 C,\斜阳正在\指什么

12,阅读老舍《断魂枪》一段文字:

\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回答:

A,这段文字是用什么写法刻划人物形象的 B,沙子龙的镖局为何改了客栈 C,沙子龙是怎样的一个人

13,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一段文字: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上,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回答:

A,盘庚之迁的典故说明了什么 B,该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色 C,概括本文的主旨.

14,阅读《论毅力》一段文字: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此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己. 请回答:

A,概括本段意思.

B,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孔子话中\为山\之喻包含了什么成语 15,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 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