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5bec3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25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

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 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1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2

③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

(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计算公式:

(1)物体的温度由t0?C升高到t?C时吸收的热量:Q吸?cm(t?t0) (2)物体的温度由t0?C降低到t?C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0?t) 二. 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 J/(Kg。℃)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

(3)水的比热容是4.2?10J/(kg??C)。 三 、内燃机

1、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

3、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4、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四 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

1、热值:①定义:把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②单位:J/Kg

③热值与热量的关系:Q=mq

2.热机效率:①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上要尽量减少各种能量损失,有效减少摩擦。

3

3

③公式:n=Q有用/Q总×100% 3.环境保护

(6)人们在使用燃料的同时,排放的烟尘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采取集中供热,在城市普及煤气和天然气的使用是保护环境,控制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一、电是什么

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显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带等量的正电。

4.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二 让电灯发光

1.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荷可以分为两种,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所以在理解电流的形成这一内容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电流可能只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可能只是由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3)电流可能是由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的。 2. 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那么按照定义,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它的电流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电路的组成

通路:就是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必然包括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组成)有电流通过。

开路:就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造成开路可能是开关没有闭合或接线处松动,或导线断了,也可能是用电器“损坏”。开路也叫断路。

短路:从狭义讲就是电源“+”“-”极之间没有用电器,而用导线直接把“+”极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