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苏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与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3.4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苏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与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6f17220b4c2e3f57276380

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苏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与

研究---以江苏徐州为例

徐州工程学院

摘要:目前江苏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1301.36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年增长率约为0.3%,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江苏老龄化比全国提前13年,老龄化问题在全国各省份中最为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江苏省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是省委、政府持续关注的重点,2010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构建我省社会保障安全网,让全省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加快推进全省城乡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点。而养老问题的难点则在农村,特别是农村大批青壮年人口的流出,使空巢老年人数量急剧上升,这一现状加快了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重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使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更加突出,老龄化趋势比预测的更为严重,2011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立与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成立调研组,先后在苏州、徐州,深入农村,入户调研,调查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并且对苏州与徐州进行比较分析,由于苏州与徐州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因此重点分析了徐州农村养老服务。本调研旨在对江苏省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及老年服务需求的调研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江苏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我省农村服务需求的服务体系,促进江苏省农村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老龄化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徐州 社会保障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60年前,养老根本就不是问题,然而,6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比建国之初提高了35岁,人口结构从年轻型变为老年型,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相比于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现代化而来的人口老龄化,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尚不发达,并且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出现的,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中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家庭规模日益核心化、小型化,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不断增加,千百年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空前的挑战。徐州市作为江苏省人口大市,其农村总体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收入水平较低,并且有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养老问题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徐州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

系的调查,旨在发现目前江苏省乃至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增强各地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此项调查,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有利于开拓养老型新产业,拓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此次的调查具有十分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合深度访谈和正式调查之前的小样本预调查,同时收集了最新的相关资料,参考了相关的问卷使研究更有说服力。

本次调查在苏州农村地区与徐州农村地区同时开展,在苏州农村地区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2份有效问卷;主要在徐州各县农村开展调查,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3份,有效率90.5%。

2 背景

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三个新特征。其中,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徐州市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41717人,占17.97%;15-64岁人口为6143859人,占71.6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4924人,占10.4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9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在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地区发展不平衡也表现在各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差异上。与苏州地区农村相比,徐州市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其养老保险水平低下。徐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出严重,“空巢老人”家庭比重越来越大.这是徐州市农村养老保障服务的一大挑战。

3 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分析

3.1江苏省地区发展不平衡,徐州市农村经济落后,老年人养老金水平低。 由于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苏南和苏北农村地区的巨大差异。在养老体制建设中,苏南和苏北地区资金投入比例失衡,导致徐州地区农村老年人

养老保障水平明显低于苏州农村。下图为苏州与徐州农村养老金额对比图:

获得的养老保障金额3530252015105060200500500以上其他苏州农村地区

领到国家发放的养老保险金额350300250200150100500没有60200500500以上其他

徐州农村地区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苏州地区与徐州地区农村养老金发放差距巨大。在苏州农村,养老金发放覆盖广,水平高,而在徐州农村,32%的老年人尚未获得养老保障金,并且总体上来说徐州地区农村养老金发放水平较低,64%的老年人仅仅得到每个月60元的养老保障金。两地经济水平的差异大,并且徐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尚未达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初级目标即:“低水平,广覆盖”。可以说,相比于苏南地区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对完善,徐州市农村养老保障尚处于缺失状态。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地区经济差异,苏北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成为阻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3.2 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对小病重视程度低,徐州市农村医疗保障薄弱。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徐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身体状况差,身患多年顽疾的情

况多。老年人平均就医期间短,导致就医成本高。下图为徐州地区老年人在过去

一年中的医疗费用统计图以及老年人支付医疗费用来源:

过去一年的医疗费用1000以下3002001万以上10001000--30005000--100003000--5000 1%3$1%新农合报销子女负担自己的储蓄亲朋好友的借助其他目前医疗费主要来源 从调查中发现,徐州市农村的慢性病如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较多,上图可看出,27%的老年人需要支付5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对于每个月只有60元养老保障金的农民来说,医疗费用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新农村医保的报销是农村老年人支付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可见徐州农村地区老年人无法支付对于他们来说巨额的医疗费用。下图为该地区老年人平时小毛小病的治疗情况: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