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概论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社区概论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8c15d380eb6294dd886c9b

2.沈阳模式:社区被明确定位于小于街道大于居委会的层面上。在社区管理体制上,由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代表共同组成社区成员会议,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社区的重要事项,成立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区成员会议的执行机构,建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在社区成员会议闭会期间行使社区事务的协商议事职能,建立社区党组织,即“领导层”,并形成由“楼长”、“单元组长”、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的工作网络。

沈阳模式特点在于从基层政权建设入手搞好城市社区组织建设,构造社区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从而形成议行分离、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从理论上讲,这种新型社区组织体系为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离现象,即在社区成员自治参与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从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模式被简单移植到社区,容易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3.青岛模式:青岛市的社区建设主要体现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社区互助、社区治安”等六个方面。区、街道、居委会各成立社区,并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组织机构(区成立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街道成立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居委会成立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它赋予社区更多的管理职能和服务内容,寓社区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此增强社区成员的凝聚力,体现社区发展的自力更生原则。青岛模式又称社区服务延伸型。

4.江汉模式:武汉市江汉区的社区建设目标是:通过构建基层微观自治组织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社区自治功能,创新管理体制,再造运行机制,构建新型的政府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并依次分为三个阶段逐步加以实施:①近期社区培育阶段,即调整社区规模,构建新型社区组织,理顺社区各方关系,初步建立政府倡导、政策引导、基本自治的基层社区管理体制;②中期社区发展阶段,即稳步推进社区制度的变迁和转型,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基本完成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重心由行政调控体制向法制保障下的社区居民自我调控机制转变;③远期社区自治完善阶段,即扩大社区基层民主,实现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自治,全面提升社区功能

江汉模式的特点主要在于首先是理顺关系、下放权力,将本该为社区支配而不适当集中到政府手中的权力下放给社区;其次,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责权利配套”的工作机制。虽也强调社区的服务功能,但更着眼于培育社区管理的自主性,强调发展的观点。 二、国外社区管理模式介绍

1.政府主导模式:其基本特点就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的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并在社区设有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社区发展特别是管理方面的行政性较强,官方色彩浓厚。

如新加坡政府中设有国家住宅发展局,负责对社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其主要职能有: A对住宅小区、邻里中心和社区中心及其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 B对社区领袖和居民顾问委员会等社区组织领导人进行培训; C为社区委员会提供办公场所和设施,建立政府与社区的沟通渠道; D发起社区活动,倡导特定的社会价值观; E对社区建设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25

2.社区自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的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以间接的方式进行,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社区内个人、组织等不同集团的行为,协调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但社区的发展和规划仍由政府来编制并提供财政支持来保证实施,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在必要的时候要举行听证会征询社区成员的意见,如美国。

3.混合模式:政府对社区发展的干预较为宽松,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官方色彩与民间自治在社区发展的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如日本。

日本在政府系统中,由自治省负责社区工作,地方政府设立了“地域中心”,相当于我国的“街道委员会”。“地域中心”内设机构有地域担当系、青少年担当系、公益团体、政府公开办公公民事物办理、住居管理委员会等,同时设有高龄者会馆和儿童馆等社会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收集市民对地域管理的意见;(2)对市民活动和民间公益团体活动给予支持和援助;(3)对地域的各项事业进行管理;(4)在执行中对计划进行调整;(5)为居民提供窗口服务和设施的服务,以及负责青少年健康教育,目的是满足各阶层区民的多种需要,使区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地域中心”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在城市基层社区层面,日本设有“町会联合会”和“町内会”这两个层次的带有行政色彩的自治组织,由居民自愿参加,其主要任务是对区政府的中、长期计划、任务进行讨论,把区民的意见反馈给区政府和“地域中心”。

日本社区混合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职责明确、依法行政,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地域中心作为一定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能比较单一,职责非常明确,主要侧重于地区事务管理和为驻地居民服务。在社区管理方面,地域中心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也很清楚,没有形成交叉的情况,能够集中力量把该办的事办好。区政府对各项事务的管理都制定了比较全面、完善的行政法规、规章与制度,从大的开支项目,到向居民提供设施的收费标准,都有条例作出明确规定,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长官意志、因人而异和工作的随意性。另外,从地域中心工作的总体设想和规划、资金的投向、机构的设置,到办公楼内的设计安排,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尊重人、方便人,为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不同需要为工作目标。特别是社区从多方面体现了对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重视和关怀。

【讨论】城市社区组织体系架构及管理机制如何创新?

三、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困境与基本思路 1.理论困境:政府与社会或社区的关系不清

第一,强调“小政府,大社会”,理论是以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分化为前提,事实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强调减少政府的干预,另一方面又加强其代言人――街居体系对社区资源的控制。

第二,一方面强调“小政府,大社会”,另一方面又强调政府的管理重心下移,政府的权利向基层延伸,街区成为了一个行政化的组织单位,缺乏社区的色彩,社区的自治、自主的空间必定减少。

强政府弱社会 弱政府弱社会 强政府强社会 弱政府强社会 26

第三,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有四种:强政府、强社区;强政府、弱社区;弱政府、强社区;弱政府、弱社区。显然,我们只有一种选择可能。但如何实现,令人困扰。

第四,第三部门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民间组织官办,缺乏相应的宏观政策主持,不能够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讨论】当代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困境如何解决?如何正确看待政府、社区、居民、组织之间的关系? 2.基本思路

①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相互融通 ②真正意义上的居民参与 ③体制建设与组织创新 ④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公共管理

第三节 城市社区服务

一、社区服务概述 1.社区服务的含义和功能

(1)社区服务的含义:Services in Community, Services by Community, Services for Community 广义:泛指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所有服务。

狭义: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徐:P173)

(2)特征:福利性(维护社区的弱势群体、优抚对象等)、公益性(社区居民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利)、群众性(服务来源及服务对象的普及性)、互助性(邻里)、地缘性(属地式服务) (3)功能:(徐:P178)

社会保障功能:由社区服务的福利性所决定。

社会整合功能:协调和调整社区居民、组织等之间关系。

价值实现功能:一方面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观。 精神文明功能:国家、社会与他人的人文关怀。 2.社区服务的重大意义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应对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政权建设尤其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

二、社区服务沿革和发展趋势 1.社区服务的沿革 (1)社区服务的产生与发展

发端发展与工业化国家:1869年,英国伦敦的索里牧师成立慈善组织会社→1877年,美国水牛城成立慈善组织会社→1884年,英国的C.S.A.巴尼特牧师成立社区睦邻中心(汤恩比馆)→1889年,芝加哥成立胡鲁邻舍会馆→20世纪50年代~90年代,英国的社区照顾运动,德国的“邻里之家等”。 (2)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阶段:

酝酿产生阶段(1983-1987):1983年,民政部开始酝酿城市社会福利工作;1985年,民政部社会福利网络化管理推广;1986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社区服务工作要求,1987年,武汉会议

27

普及推广阶段(1987-1993):1989年3月,天津成立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1989年,民政部杭州会议;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

巩固提高阶段(1993-2000):1993年8月,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的意见》;1994年,民政部上海会议,1998年,全国命名“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1999年,民政部广泛调研; 大力发展阶段(2000年11月至今):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23号文件 2.社区服务的中外比较研究

(1)社区观念不同:(2)经费来源不同:(3)管理体制不同:(4)运作模式不同: 结论:社会文化差异是原因;各具优劣;发扬传统;注意借鉴 3.我国社区服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1)主要问题: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问题,福利性与经营性的关系问题,社会化与专业化的问题 (2)主要解决途径: 三、我国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

1.资金供给与运作机制:政府投入、社会捐助、有奖募集、产出的再投入 2.人力资源的构成和动员机制: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 3.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政府领导、民政主管、社会参与 4.行业管理体制与机制:

第四节 城市社区组织建设

一、社区党建

1.社区党建的含义、意义和指导思想

含义:是指以街道工委和居民区党支部为主体的,由街道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的建设。

意义:是适应新形势、新特点党的建设提出的,是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必须,具有重要性和战略性的意义。

指导思想:以党建理论为指导,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思想指导作用、重要决策作用、组织保证作用和行为表率作用,推进社区建设和管理。

2.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1)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各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的工作机制

(2)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渗透力

(3)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4)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当前形势下的社区党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虽然从理论上有所理顺,执行属地化管理,但执行起来难度很大。由垂直管理方式向全方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