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981c1df7ec4afe04a1dfab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慧英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2年第10期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选择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新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一、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挖掘,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完善充实到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赋予传统教学内容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使学生真正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提出问题:在一个长50m、宽30m的矩形荒地上要设计建造花坛,要求花坛所占面积恰好为荒地的一半,试给出设计图,并根据图形列方程求解.这种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型问题,打破了“陈规旧习”的束缚,适合各种层次学生自由发展,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有的学生利用矩形的轴对称性设计,有的学生利用三角形与矩形等底、等高关系来设计,有的学生选择圆形花坛,有的学生选择菱形花坛,有的学生选择矩形花坛,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解决问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脑思考、动手解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巧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数学应用软件,不仅能制作图片式的、阅读型的、程式化的课件,还能制作出当场可灵活变化的,并能按变化当场进行计算、推理和作图的课件,把传统意义下的“学习”数学变成“研究”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切线长定理”时,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屏幕上画一个圆O,再在圆外任找一点P,过点P向圆O作切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知道过点P可作两条切线PA、PB分别切圆O于点A、B,然后让学生通过直观图形观察、归纳、猜想,很快猜出PA=PB;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工具,得出PA=PB.此时,不用教师提示,学生就自觉去寻找证明的思路,并利用切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关系,证明了切线长定理.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索线段OP与AB之间的关系,得出了OP垂直平分AB,以及两个体现射影定理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