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 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 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a2faa0284ac850ad024262

? 强调语言;补充语言;代替语言;控制语言;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 (三)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 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 (四)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 (1)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 (2)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 ? ? ?

(3)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4)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群体传播。

? (2)教学难点: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第一节 群体传播

? 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 第二节 组织传播

?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 1、概念:

? 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 2、分类:

? 初级与次级群体; ? 组织与非组织群体. ? 3、社会功能和意义:

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 1、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 群体传播:就是群体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是群体生存和

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 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

?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

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 2、群体规范及其功能:

? 定义: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

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 功能:

13

? A、排除偏离性的意见, 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 B、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 相关实验及其结论

? 1、童子军实验:

? 成员的群体归属意识越强,对群体的忠诚度就会越高,因而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

宣传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抵制程度. ? 2、宗教实验:

? 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

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 ? 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

? 在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身上会唤起“自卫”行为,出现逆反效果.

?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 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制裁的心理.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 1、概念: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

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 ? ? ?

2、集合现象的产生条件: A、结构性压力; B、触发性事件;

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 3、群体暗示

?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分为信息本身的传播和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 暗示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

种行为. ? 催眠暗示: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地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

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判断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 4、群体感染:

?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 群体感染传播的速度快,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在现场昂奋的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性的自

控能力,而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出一种本能的反应.如一人大哭,全场大哭. ?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 ? 5、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 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前者是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

性仿效,而后者则是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

?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行为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种失去理性的

相互模仿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最不安全的. ? “匿名性”

14

? 集合行为使个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 ? 6、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 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 公式指出了流言发生的两个特点: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

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 流言: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 流言分为非紧急事态下的流言和紧急事态下的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后者,具有以下特点:

? 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 ? 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 ? 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 G·阿尔波特曾提出三个概念描述讹传的原因:

? 一是磨尖,即传播者对于传播给他的信息断章取义,使之具有吸引力,增加进一步

传播的可能; ? 二是削平,即把传播给他的消息中的某些情节重新安排,使之故事性加强,易于向

别人转述; ? 三是同化,即传播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得到的信息加墨润色,使之更加符合他的

人格特点。 ? 流言产生的原因:

? 流言能满足某些私欲;流言能提供某些表现情绪的机会;流言能使人得到某些自我安慰;流言是缺乏信息和信息不清的必然产物。

? 流言的消除:改善人际关系,形成感情融洽、彼此信任、互相关心、协调—致的群体

气氛和社会环境;加强民主建设;保证正常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完善信息联系的网络,多传播群众关心的信息;注重流言控制。

第二节 组织传播

?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 (一)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

? 定义: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

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 特点:专业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 (二)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 定义: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部分. ? 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 (一)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15

? 下行传播;上行传播;横向传播. ? ? ? ?

? (三)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 书面媒体; ? 会议;

? 电话;

? 组织内公共媒体;

? 计算机通信系统.

? 无论媒体多么发达,仍然取代不了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作用.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 (一)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 DD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数据系统). ? (二)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 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二)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分类:组织内的人际传播;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交流的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的特点,而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则体现了作为“社会人”的特点.

第七章 大众传播

?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 (1)大众传播的定义及特点

?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 (3)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 ? (4)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 (5)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

?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 ? ? ?

(1)教学重点: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 (2)教学难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 ?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

? 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