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古代汉语练习题(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d39e4733687e21af45a998

气。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殽之战》) 2.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左传·隐公四年》) 3.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报孙会宗书》) 三、请说明下列句中语气词“乎”、“与”(欤)、“邪”(耶)、“诸”所表示的语气。

1.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论语·阳货》) 2.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夫子当路於齐》)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4.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四、请分析说明下列句中连用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 1.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2.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

3.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国语·鲁语》)

[练习七]

请说明下列句中结构助词“之”的用法。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齐桓公伐楚》) 2.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4.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吕氏春秋·长兄》)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24

[练习八]

一、请用横线标出下列各句中的判断句、被动句和双宾语句,并指出其结构类别。

1.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雁荡山》) 2.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五人墓碑记》)

3.若变起,足下以—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谭嗣同》)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5.杇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论语·公治长》) 6.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7.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

8.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9.对曰:“……王遇盗於云中,余受其戈,其所犹在。”袒而视之背。(《左传·定公五年》)

1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二、请用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特殊词序,并指出其类别。 1.天下议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2.《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左传·襄公二年》)

3.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4.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5.且晋慼忧以重我,天地以要我。(《左传·僖公十五年》)

25

6.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7.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三、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词语,并说明其省略的类别。 1.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扁鹊见蔡桓公》)

2.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概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左传·宣公四年》)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4、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5、人皆有兄弟,我独无。(《论语·颜渊》) 6、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韩非子·和氏》) 7.胥靡逃之魏,卫赎买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战国策·卫策》)(注:左氏,卫国地名) 8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四、试用加线法分析下列句(符号:主语=,谓语一,宾语一,定语( ),状语[ ],

补语< >,兼语___ )。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楚子使屈完如师。(《左传·齐桓公伐楚》)

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4.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5.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左传·昭公十九年》)

26

[练习九]

一、请指出下列句子的习惯句式,说明其用法,并加以翻译。

1、信问曰:“大王自料,勇敢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论语·述而》)

3.嫂何前倨而后卑也?(《战国策·秦策一》)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5、今有医於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墨子·非攻中》)

6、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殽之战》) 7、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左传·定公十三年》)

8.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9.子以逐君成名,子孙不忘,不亦伤乎?(《左传·昭公十五年》)

10,先生得无诞之乎?《史记·扁鹊列传》

11.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2、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下》

13、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4、薪者投镰于地、嗔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