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全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f2b0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0

蝈蝈和蛐蛐

一、整体感知

1、 诗中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幅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这些场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

1、 为什么诗中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场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

2、 为什么诗中仅仅描写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却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 虫的歌唱?

三、比较品析

对于济慈的这首诗歌,有许多版本,你认为那一种译文最能体现作者的歌颂大在然,歌颂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的感情。

出示三种译文:邹绛译;屠岸译;查良铮译 第二课时

教学预设: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营造诗歌氛围。

2、学生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画面感,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思考:这首诗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研读赏析

仿照示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勒梦梦乡, 幽暗的松林市区喧响。 茂密的松林也是静静的。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夜莺也收起了美妙的歌声,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长脚秧鸡也停止了它的快乐的叫嚷。 三、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四、比较品析

1、阅读另外一种译文,说说自己的发现。

夜 叶赛宁 疲倦的白昼垂向黑夜,

喧闹的波浪起始静息。 夕阳西下,而月亮 沉思地在苍空浮行。 岑寂的山谷在聆听 平静的小溪的潺鸣。 幽黯的树林弯着身子, 在夜莺的歌声中微睡。 河水侧耳倾听呖呖莺啼, 亲热地同沙岸叨叨絮谈。 而在河面上,轻轻地漾起 芦苇快乐的簌簌的声响。

2、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活动简析:

“雨的诉说”从《雨说》一诗引申出来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

中人们熟悉却并不关注的雨等几种常见现象,来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的诗意之美,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同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项活动可以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来开展。 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活动建议:

1、学生三项活动任选一项,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2、 活动在第一课《雨说》教学之后提前布置活动。

3、 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 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请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活动安排: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

在雨淅淅沥沥下起的时候,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带着一份好心情,去观察雨幕,去倾听雨韵,去感受雨情,

1、作好以下记录: 具体季节和时间: 地点: 雨的特点:

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 自己观雨时的心情:

2、请你把听雨的感受及听雨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第二组:说说雨的功过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福祉与灾难的资料,了解雨的别样情形,并在展示课上讲述给同学听。(以下可参见《读写导航》)

1.概述一个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选择一个进行探究)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

1、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并将有关描写“雨”的名句或名段摘录下来,在展示课上向全班交流。(有关雨的古诗名句可参见《读写导航》)

2、将自已搜集并喜欢的有关雨的文学作品,制作成配乐诗文,在展示课上与同学分享。 全体同学: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或诗歌。

第二单元

单元重点

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了解书信和演讲词的特点,学写演讲词;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积累、掌握一些字词,了解一些文化、文学常识生平、成就概况; 2、通过演讲和书信语言的比较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3、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揣摩其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4、练习写演讲词、书信,学习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过程和方法:

1、不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学习自主阅读逻辑性较强的文章;

2、进一步增强朗读的兴趣,养成朗读习惯(《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中的一些段落尤其适合朗读);

3、继续学习在语境中领会文章和语句含义的方法,品味和积累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并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入中外伟人宽广博大的精神世界,带着生活体验去感受激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事业、正义、艺术、爱情等问题,从而拓展自己的精神疆域,深化个性内涵。

第5课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学习和积累文中运用的大量经典语句、格言;初步了解、能够判断“举

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演讲语言口语化的特点。

2、 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阅读逻辑性比较强的议论性文章。在整体感知过程中逐步理清

行文思路;联系语境、借助注释理解一些古代名言的含义。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对事业的责任心和热爱事业的态度。能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对

“敬业与乐业”精神有所品味与领悟、反思与批判。(难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解题,简介作者。

二、通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谈到了哪几个问题?全文从结构上看有何特点? 三、小组内交流谈论,然后在老师指导下归结出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交代题目的来源,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2~5)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二层(6~7)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三层(8)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应该“敬业”“乐业”。 四、重点研读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