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实践与探究- 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 http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实践与探究- 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 http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2fac7d46529647d2628524a

“我与二期课改同行”征文

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难题互相切磋。

三、 加强制度的保障,提高培训实效。

学校教导处对我们的教研活动做了整体的规划,落实了人员与责任。我们以各备课组为点,以大组为面开展活动,我们的教研活动,特别强调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

1、常规制度。我们要求老师确保课堂35分钟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精选、精讲、精练\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1)、就新教材而言,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弹性,给了我们教师开发、选择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也提供了选择和拓宽的空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综合性学习。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着手,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48

(2)、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一查、二问、三督”管理。备课时要在钻研教材及大纲基础上(或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在各阶段必须达到的双基要求,尝试多种形式的备课。备的课要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努力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特点。提倡课后修改、圈画,课后再备,及时写好教学随记,每篇课文写一篇教后感。要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精心设计,认真实施每一堂课教学任务。作业要落实“有讲必练、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要求,在辅差方面,要认真填写辅导本,落实转差目标和责任。

(3)、作业要从学生身边生活,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精心选择。同一年级段学生作业的格式要统一、字体要规范,教师的批改要富有激励性、启发性。积极探索考试评价机制,继续探究合理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和评价方式,

普通学报 第46期

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倡班级特色作业。如“聪明本”、“摘星集”、“红读”、“信息源”、“珍珠集”等

2、活动制度。我们的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题,两周一次的大教研活动人人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活动形式:每次活动都请一位教师根据自己本周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自己思考的内容来组织一次主题讨论,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讨论中来。然后由组织者根据讨论整理出文字资料,成案例,让每一次讨论都能实实在在地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我们语文组曾大组探讨过关于教师的人文精神的《弘扬教师人文精神,重振嘉定教化雄风》,人人发言,均有记录。建立各备课组的《活动记录手册》,活动时根据《手册》进行交流。形成\记录--反思--交流--提高--记录\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使失误不再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或他人身上重复,使金点子和好方法让大家都能

49

分享,加快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月组织一次阅读与写作专题学习或专家研讨,提高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拓宽视野。平时的教研交流活动中探讨教材教法,制订并执行\培优和补差\措施,每位语文老师认真填写《辅导学生记录本》,真正使学科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

3、评价制度。关于老师辅导学生一头,讲求训练手段的多样性,

提高练习有效性,尝试课外作业阶梯式,让不同学生学有所获。注重记录学生平时的评价,包括

课堂评价,阶段性评价,主题性评价等,淡化分数及考试观念。完善学生学业成绩语言评价体系,不批评,多鼓励,多启发,形成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去年,我们在一年级中开展写《成长日记》的活动,还尝试“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让孩子记录成长的足迹。其中一(4)

“我与二期课改同行”征文

班还汇编成册。对于老师的教学、教研,我们也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列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我们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校查——(1)每星期五的行政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2)集中查:学期中间对语文教师的教案与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求提高。 四、我们的特色

1、教师专业成长足迹展览。今年六月,我们普通小学举行了“教师专业成长足迹展览”,语文组开辟了专场。那天,我们全组语文老师把自己的教案、教具、摘抄、剪报、学生作业、自己的特色、收集的教学资料、辅导学生获奖情况及教师本人获奖证书等一一展出,每个老师一个展台,作好席卡。中午,老

50

师们陆续参观并投票选举各个项目的“十佳”,张榜公布表扬。我们决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展览,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教师必须学会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成长。

2、培训者培训活动。我校作为第一轮的新课程实验基地,通过三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以韩哓萍老师为首的第一轮实验者,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多,与专家接触机会多,聆听到最新的理念。培训回来后,组织老师再学习,传、帮、带、教,形成学习氛围。韩老师的有关新教材执教心得在市级现场会上作发言,她还参与了部分教

案的编写。

3、文学社红红火火。我们语文组的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一年级

普通学报 第46期

与四年级中开展了文学社活动。一年级的《丫丫文学社》、四年级的《大篷车文学社》,每周三兴趣课上定期举行,并把孩子的习作编成了小报《丫丫报》。每月向《作文大世界》

投稿。一年级的小朋友彭佳圆、沈媛媛已在《作文大世界》上发表多篇文章。我们还为她们编了专辑小报。我们又写了电视篇《丫丫文学社》,拍成录像。

————自然新教材实施中的困难与教学策略

庞冲

参加新教材的试验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通过参加上海市新教材的培训活动,听到了英国专家对科学教育和对牛津教材的诠译,也听到了教材编写组专家的多次讲座,使我对二期课改和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改变的指导思想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期间也观摩了各区县许多老师的公开课,使我对新教材的具体使用过程有不少的感性认识。这些对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说这是一种提高自己对科学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水平的一

51

种机遇。自然(牛津上海版)教材是一本好教材,是体现二期课改精神非常好的载体,能创造动手动脑的空间(动口机会很多),活动中对能力差的学生也提供了动口动手的机会,教学中落实“四性”:趣味性、生活性、自主性、新奇性。另外,该教材是一本会让学生开展一些走进自然,让大自然说话的活动,促进互进互助互宜的生生关系。“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孙元清)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