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整理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整理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0866c4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e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 ) ( ) ( )

2、长途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笔算乘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计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23×32 41× 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 31 23×33 22×24 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 13 12×12 22×11 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43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老师买了2个足球,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第三课时 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 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24×41 22×74 44×59 15×21 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 6 2 5 1 8 2 4 ×1 6 ×1 3 ×1 7 ×1 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 38×9 76×99 12×11 11×47 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动脑筋。

3 □ □ □ × 2 4 × 7 □ 1 □ 2 □ 3 □ □ □ □ 7 7 □ □ 2 □ □3 五、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笔算乘法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师板书:37×82 65×31 59×64 39×43

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