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课课练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课课练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2f24bf65ce05087632135b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课课练1

姓名

一、扩词

暴( )( ) 俗( )( ) 序(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shān hónɡ měnɡ zhǎnɡ pínɡ hénɡ lǎn duò pínɡ wěn ( ) ( ) ( )( ) 三、写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平稳—( ) 谴责—( ) 联结——( ) 唯独——( ) 2、反义词:

懒惰—( ) 轻快—( ) 收工——( ) 谴责——( ) 四、下面的多音字该读哪个音呢?请选择。 1、涨:zhǎnɡ zhànɡ

(1)秋天到了,高粱涨( )红了脸。

(2)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 2、间:jiàn jiān

(1)时间( )一去不复返。

(2)家乡的人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 )隔,在小溪里搭石。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 谴责这里的人 。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 ,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 搭上, 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满意了才肯离去。”这段文字表现了老人 的优秀品质。

2、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 的事。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 。”这句话在文中含义深刻,可以理解为 。

六、仔细阅读课文,你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吗?画一画你想象中的搭石。

综合应用

七、课内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两行。假如遇上老人来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解释下列词语。

相背而行:

理所当然:

2、改写句子。 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①自行车挡了她的路。( ) ②自行车摆得乱,有碍市容。( )

③自行车侵占了盲道。( ) 3、课文围绕 ,不仅写了 美,还写了

美。

八、课外阅读。

盲道上的爱

上班的时候,看见夏天老师正在搬走学校门口那一辆辆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

我走过去,和他一起搬。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市容。”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夏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医生说我女儿的眼睛要失明,那时我就决心把自己的眼睛捐给女儿。为了适应以后的生活,我开始闭着眼睛生活,其中也包括闭着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是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的,脚说什么也踩不住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破过我。”

我听了鼻子一酸,哽咽着问:“后来呢?”

“后来,走熟了,脚竟认得那道杠了!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呀。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听着夏老师的故事,望着那条“人间最苦的道”,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1、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用“√”标出。

(1)夏老师搬走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是因为:

(2)“人间最苦的道”指的是:

①人行横道。( )

②盲道。( ) ③人生的道路。( )

2、读了故事,想一想,为关注那“人间最苦的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拓展提升

九、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世界就会处处充满温暖。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深有体会,把你所体验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事以“人间处处充满爱”为开头写一段话。

人间处处充满爱。 。

参考答案:

一、暴风 暴雨 狂暴 暴力 暴露 风俗 民俗 俗气 习俗 庸俗 次序 顺序 序号 序列 有序 二、山洪 猛涨 平衡 懒惰 平稳 裤

三、1、平衡 责备 连接 唯有 2、勤快 笨拙 出工 表扬 四、1、(1)zhànɡ (2)zhǎnɡ 2、(1)jiān (2)jiàn 五、1、如果会 懒惰 无论 只要 平稳 合适的石头 再直到 心系他人,为他人着想 2、假如 总要 理所当然 3、也 情感 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六、进入秋天,人们就会从河的两岸找来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七、1、背对着而行走。 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当然,应当这样。 2、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把老人背过去。 老人总要被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过去。 3、搭石 家乡的风景 乡亲们的心灵 八、1、(1)③ (2)②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