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4152396c85ec3a87c2c5a0

上课日期 时间 学生姓名 王文立 上课类型 (1对1) 教师 汪慧影 教室(class5) 课题:有理数及其运算 教学目标:1、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 2、会计算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以及倒数。 3、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4、会运用有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正数、负数的判别方法。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3、绝对值、相反数的计算。 4、数轴的三要素。 5、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6、科学计数法 教学难点:1、正数、负数的判别。 2、绝对值的计算。 3、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数的扩充: 数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数{ EMBED Equation.3 |2,,8,+5.6,?叫做3正分数;―,―,―3.5,?叫做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有理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①先将有理数按“整”和“分”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②先将有理数按“正”和“负”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整”、“分”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注:①“0”也是自然数。②“0”的特殊性。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set of number)。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分数集合;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有理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零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 三、数轴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 例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例2: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5 (2)―5,0,+5,15,20; (3)―1500,―500,0,500,1000。 分析:要在数轴上表示数,首先要正确画出数轴,标明原点、正方向(一般从左到右为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要素,然后再表示数, 注意:(1)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2)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尤其是负数)要正确。 (3)比较有理数大小法则是: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根据法则先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同一组数的位置,然后用“<”号连接,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画图表示数较麻烦。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数轴上数的位置得出比较大小规律,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则比较更方便些。 四、相反数 象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opposite number)。 理解: 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说明:“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 例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5是5的相反数; ( ) ③5与―5互为相反数; ( ) ④―5是相反数; ( ) ⑤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例4:(1)分别写出5、―7、―3、+11.2的相反数; (2)指出―2.4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注意:(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从数轴上看,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找一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2)相反数是表示具有特定关系(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单独一个数不能被称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 (3)正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确认;而负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改变。 五、绝对值 (1)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absolute value )。记作|a|。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 概括:通过对具体数的绝对值的讨论,并注意观察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 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 0的绝对值是0;3.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①若a>0,则|a|=a; ②若a<0,则|a|=–a; ③若a=0,则|a|=0; 或写成:。 (2)绝对值的非负性: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 例5: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4.75,10.5 例6: 化简:(1); (2)。解:(1) ; (2) 。 分析: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必须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然后由绝对值的性质得到。在(3)中要注意区分绝对值符号与括号的不同含义。 注意:(1)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其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两方面考虑,从几何方面看,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它具有非负性;从代数方面看,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注意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例7: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①-0.3与; ②与0; ③ 与 解:(1)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0.3|=0.3,,且 0.3 < , ∴。 说明:①要求学生严格按此格式书写,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②注意符号“∵”、“∴”的写法、读法和用法; ③对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可以不必再借助于数轴而直接进行; ④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要通分将分母化为相同。 六、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 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例8:计算: ①(+20)+(+12); ②; ③(―3.4)+4.3。 ④(-7)+(+7)⑤(+7)+0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 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即 ( a + b )+ c = a + ( b + c ) 这样,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例9:计算: (1) (+26)+(―18)+5+(―16); (2) 。 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简化运算。常见技巧有: (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 (2)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 (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 (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如果用字母 a、b表示有理数,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可表示为:a – b = a +(―b)。 例10:计算: (1)(―32)―(+5); (2)7.3―(―6.8); 注意:(1)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3)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所以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3) 有理数乘法法则: 3×(―2)=? (―3)×(―2)=? 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 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④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例11:计算:①(-5)×(-6) ②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③总结:让学生总结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 a b = 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 ④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