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51805a77232f60ddcca146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李白所写的《行路难》三首中的第一首,创作于李白遭到太监高力士、杨贵妃等权贵的馋言而被迫离开长安之时。诗的前四句写朋友们盛宴送别的情形。李白非常爱喝酒,要是在平时,有如此美酒佳肴,友人盛情,李白肯定会“一饮三百杯”的,史称“李白斗酒诗百篇”嘛。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位,拨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停”、“投”、“拨”、“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抑郁,感情激荡变化。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皇帝却听信谗言,而不能任用,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象行路中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的情景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拨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而得遇文王;一位是年迈的伊尹,在受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个历史人物虽经坎坷,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49

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大家想想,李白素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又有大器晚成的姜子牙、伊尹为先例,自然在心中会升起希望。所以在长吟行路难之后,唱出了充满希望的最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面的路还障碍重重,但他坚信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苍海,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济国济民的抱负。从写作艺术上看,三处用典:一是姜子牙;二是伊尹;三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用的是南朝·宋时人宗悫的典故:宗悫小时候,他叔叔问他的志向,他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耳!”三处用典恰到好处,既符合李白的性格,又与该诗的意境融会得天衣无缝,巧妙地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诗仙形象。

关于李白的诗,我们在中学学过不少,如《蜀道难》、《早发白帝城》、《梦游天姥山留别》等。总之李白极大地开拓了诗歌的美学境界,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最高峰。唐宋元明清各代许多大诗人都从李白的诗歌中汲取过丰富的艺术营养。他的诗,国内外人都喜欢,不少诗篇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为流传。

如果说李白把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最高峰,那么杜甫凭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才能,登上了现实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成为与“诗仙”李白并立的“诗圣”。李白比杜甫大12岁,李白活了61岁,杜甫活了58岁。二人是同时代人。杜甫原籍湖北襄阳,不过他生于咱们河南巩县。(今天的巩义市有杜甫诞生窑,供游人凭吊。)

杜甫的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

50

倾向,深刻地反映了大唐盛世之下所掩盖的社会危机,因而被誉为一代“诗史”。

在杜甫的诗中,一边是统治者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汉开边意未已”;一边是老百姓妻离子散,“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一边是统治者奢侈享乐,“朱门酒肉臭”,一边是老百姓缺衣少穿,“路有冻死骨”。深刻地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为大唐盛世唱出了一曲挽歌。这些诗歌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趋于成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没有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而用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这场大动乱给国家带来的破坏,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不断提出自己的褒贬,以求对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篇章是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诗,笔墨凝炼,字字珠玑,剪裁妥贴,结构严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堪称珍品。

在杜甫的诗行中,始终跳动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一首《春望》标志着杜甫的爱国主义思想达到了顶峰,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首诗。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创作的背景:安史叛军占领长安,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U)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然后去投奔

51

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职很小,未被囚禁,这首诗就写在这件事之后的次年三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茫,一派荒芜之状。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忧国之情浸染于字里行间,为全诗创造了悲凉的氛围。此联对仗工巧,园熟自然,诗意翻跌,为后世诗家赞赏为“巧夺天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为:诗人有感于时事动乱,所以看见开放的春花,却不由的流泪,看到小鸟却想到亲人离别的愁怅、怨恨。本来花香鸟语是令人高兴的事,但诗人出人意表地与残破的国事连在一起,反而形成强烈的对照,更令人伤感忧心。另一种解释为:此联是以拟人的手法,花也有情,感时而流泪;鸟也有意,恨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然有别,其精神却是相通的,一则是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好说明一首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由都城到山河,再由都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在犹如电影镜头的切换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转入低头沉思,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诗的后半部分——想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家中音讯而不可得时的迫切心情,这是处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人人心中所共有的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