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石榴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5ace52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5

等多种民族,是多民族聚居的山区乡,共有劳动力7215人。

拉伯乡因自然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素质不高,经济相对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基础设施落后,项目区除劳动力比较丰富外,经济条件也比较落后,但也正是因为落后,才具有开发的潜力,也才具有拓展的空间。

3.4不利因素 1、投入困难

宁蒗县由于受地域偏远、资源匮乏、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特别是受科技教育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发育程度低下,始终没能摘掉国家级特困县的幅子。宁蒗县惠民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因天然林禁伐而中断主要经济来源,项目投资自给率有限,作为边远的拉伯乡,产业基础薄弱,农户经济条件很差,要发展石榴产业,必须得到省市级财政资金的扶持,才能按规划、按质、按量、按时完成项目。

2、农民素质较低

拉伯乡少数民族众多,农户文盲比例很高,要发展产业,就必须对项目区农民进行大规模多方位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科技化水平,还要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

第四章 建设方案

4.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 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于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两大体系建设,服务于省委、省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为宗旨,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做支撑,培育提供优质石榴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和成熟技术,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绿色环保的优质经济林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实现项目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公司的经济收入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收入,相应地为项目区财政扩大税源,推动项目区经济的可持续发燕尾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项目建设原则

(1)科技为依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原则。 (2)坚持市场指导下的产业化经营原则。 (3)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原则。

(4)坚持基地建设与项目区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速度、质量、环保、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实现造林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化。

3、总体目标

利用现有的经济林科技成果和成熟技术在丽江市宁蒗县拉伯乡建设6000亩优质石榴标准经济林种植基地,通过基地的建设完成并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通过项目建设,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形成“公司+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格局。满足丽江市及省内外的石榴果品需求,促进宁蒗经济林果及加工业的发展。

(2)改变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使项目区农户通过种植优质石榴,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通过套种药材、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提高资源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积累种植技术,生产销售资料,为丽江市规模化种植及加工提供技术支持,为扩大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2项目建设规模与布局 1、建设规模

根据宁蒗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优质石榴的供应状况,建设单位的资金筹措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项目总规模拟定为6000亩。2011年以后完成2000亩中药材套种,完成放养15000只乌骨鸡和饲养繁殖5000头本地香猪(说明:这三项产业的投资与产出不在本项目中进行估算)。

2、基地布局 (1)布局原则

①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

②土地权属界线清楚,无纠纷,并选择容易开展和劳动力充足地区实施的原则。

③“适地适树”原则。结合石榴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布局造林地块。 ④“标准化”原则。将石榴基地营造林与基础工程配合,建立高起

点、高标准的现代果园。

⑤集中连片的原则。新造林地块要相对集中连片,以利于集约化经营。

⑥交通方便,以利于经营管理,缩短运输距离,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⑦营造林工程与基地基础设施布局相互协调,以利于项目实施。 (2)基地布局

根据以上布局原则及石榴的适生条件,经建设单位宁蒗县惠民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和宁蒗县农业局、宁蒗县林业局工程技术人员对种植地块进行选择,确定基地布局于宁蒗县拉伯乡二个村委会,其中:拉伯乡拉伯村委会规划种植面积为3500亩,托甸村委会规划种植面积为2500亩。

第五章 生产技术方案

5.1造林地选择

根据石榴喜温暖的特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地下水位不低于1米的地区;

(2)土壤酸碱度适中(PH值4.5~8.2之间); (3)靠近公路,交通方便的地区;

(4)沙石滩地、丘陵坡地、缓坡山地均可建园;

(5)海拔在1500~1650米之间,年最低气温不超过-5℃,根据造林区实际情况,土地采用一次性集中连片形式征收,包括部分农地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