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访谈记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访谈记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af4ca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1

访谈笔记

被访人 :李敦嘉 金融街控股股份公司财务总监 时间 :2002年9月17日 9:00-11:00

地点 :金融街控股股份公司财务总监办公室 访谈人 :余继业 丛寰宦 记录整理人:丛寰宦

访谈纪要: 1. 个人情况介绍:

? 在审计署工作10年,1998年公开招聘到金融街公司人财物经理,99年下半年开始招

收准备收购上市。

? 选择对象:1、非流通股只有一家,2、规模小,3、承诺回购资产和人员。

? 收购过程:1、成立子公司,2、与对方进行资产置换,3、对方在回购部分资产,4、

证监会批准。2001年1月完成上市,2002年8月增发成功,融资4个亿。 ? 华融的资产较差,以前投资大都有去无回。重组是金融街集团和华融集团的重组,上

市公司承诺3年内不转让。

2. 华融的文化?

? 总体不错,人员敬业,相互之间勾心斗角少,公司领导有权威性,自己感受不错。 3. 这次成功增发融资的意义?

? 改善了资产负债率,对财务报表时有好处的 ? 银行贷款容易多了,并可以以较低的利息得到贷款 4. 怎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对策少,现在一级市场的申购较难。 ? 控制资金的需求

? 贷款时提出条件,以获得最优惠的贷款

? 协议存款的利差 5. 公司未来发展的想法?

? 几年内工作压力大,考虑远大目标的精力比较少。 ? 准备在金融街周边储备一些土地

? 产品相对单一,写字楼的风险在加大,准备介入住房市场 ? 坚持房地产为主业,没有向外做人和投资。 6. 四业的问题?

? 对四业持怀疑态度。

? 金融业不可能控股,在资金良好和充裕时可以参与一些项目 ? 高科技是受当时热潮影响的

? 高管层的风格是比较稳健的,高风险的概念是不能接受的。 7. 国际化的问题?

? 金融街各公司的楼是自己服务的,国外公司需要社会化的服务

? 国外公司的客户不在这里,住房、子女入学、购物等环境还不配套,目前我们没有这

个实力

? 方向是国际化或是国际标准,但外资是否进来并没有太大意义 ? 国内客户是完全可以支撑我们的,是否国际化意义不大 8. 住房产品的发展策略?

? 要取决于所的土地的环境来决定 ? 万科的模式我们不行 9. 品牌的利用?

? 有一些想法。

? 现有品牌的开发只局限在高档写字楼上 ? 利用金融街树立形象和声誉 10. 核心竞争力?

? 很难说有强的核心竞争力 ? 品牌基于公司的实力和声誉

? 区域开发的成功来自于长期的经验和教训 11. 上市公司的运作模式是否可移植到其他二级公司?

? 资产情况、股权结构、资源情况不同的制约 12. 薪酬和激励机制?

? 对管理层的作用非常大:其他公司向聘我,但是公司的激励制度是我安心留下来 ? 用一定比例的激励基金奖励中层干部和员工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