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应急救援部分)题库教学提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应急救援部分)题库教学提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3de00ee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7

《煤矿安全规程》考试题库

(应急救援部分)

一、填空题(10题)

1、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 2、矿井必须根据险情或事故情况下矿工避险的实际需要,建立井下(紧急撤离)和(避险)设施,并与(监测监控)、(人员位置监测)、(通信联络)等系统结合,构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3、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可供(5~8)人使用,平均每人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min)。 4、矿山救护队出动执行救援任务时,必须穿戴(矿山救援防护)服装,佩戴并按规定使用(氧气呼吸器),携带相关(装备)、(仪器)和(用品)。

5、矿山救护队必须配备(救援车辆)及(通信)、(灭火)、(侦察)、(气体分析)、(个体防护)等救援装备,建有(演习训练)等设施。

6、煤矿发生灾害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救援指挥部),矿长任总指挥。(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必须作为救援指挥部成员,参与(制定救援方案)等重大决策。

7、处理灾变事故时,应当撤出(灾区所有人员),准确统计(井下人数),严格控制(入井人数);提供救援需要的(图纸)和(技术资料)。

8、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并保证避险人员的避险需要,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9、在巷道交叉口必须设置(避灾路线)标识。在巷道内设置标识的间隔距离,采区巷道不大于(200)m,矿井主要巷道不大于(300)m。

10、处理顶板事故时,迅速恢复(冒顶区)的通风。如不能恢复,应利用(压风管)、(水管)或(打钻)向被困人员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二、单选题(10题)

1、安全避险系统应随采掘工作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每年由(C)组织开展有效性评估。 A.矿长; B.安全矿长; C.矿总工程师。

2、突出矿井,以及发生险情或事故时井下人员依靠自救器或1次自救器接力不能安全撤至地面的矿井,应建设井下紧急(B)设施。 A.休息; B.避险; C.医疗。

3、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A)min的隔绝式自救器。A.30; B.40; C.45。 4、地下开采时,倾角在(A)以下的煤层称为近水平煤层。 A.8; B.25; C.45。 5、使用期限在(B)年以上的爆炸物品库称为永久性爆炸物品库。 A.3; B.2; C.5。

6、处理露天矿边坡和排土场滑坡事故时,救援人员和抢险设备必须从滑体(B)安全区域实施救援。 A.正面; B.两侧; C.上面。

7、煤矿必须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每天巡检(A)次。 A.1; B.3; C.2。

8、矿井应设置井下应急(B)系统,保证井下人员能够清晰听见应急指令。 A. 电话; B.广播; C.

0

0

03

警报。

9、处理矿井火灾事故,当瓦斯浓度达到(B)以上并继续增加时,全部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地点并向指挥部报告。 A.1.0%; B.2.0%; C.3.0%。

10、处理露天矿边坡和排土场滑坡事故时,在事故现场设立(A),设置警示牌。 A.警戒区域; B.路标; C.关卡。

三、多选题(10题)

1、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应急演练(ABCD)等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A.计划; B.方案; C.记录; D.总结评估报告。

2、任何人不得调动(ACD)从事与应急救援无关的工作,不得挪用紧急避险设施内的设备和物品。 A.矿山救护队; B.矿井修护队; C.救援装备; D.救护车辆;

3、煤矿作业人员必须熟悉(BC),具有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知识。 A.应急演练计划; B.应急救援预案; C.避灾路线; D.应急音响信号。

4、煤矿发生险情或事故时,井下人员应当按(BD)撤离险区,在撤离受阻的情况下紧急避险待救。 A.应急演练方案; B.应急救援预案; C.施工措施; D.应急指令。

5、井工煤矿应当向矿山救护队提供(ABC)井下避灾路线图、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及应急预案。 A.采掘工程平面图; B.矿井通风系统图; C.井上下对照图; D.井下供电图。

6、非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或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m范围内,建设(BD)。 A.急救电话; B.临时避难硐室; C.急救站; D.其他临时避险设施。

7、煤矿企业应当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应建立健全(ABCD)、应急投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等规章制度。 A.事故预警; B.应急值守; C.信息报告; D.现场处置。

8、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必须首先组织矿山救护队进行灾区侦察,探明灾区情况。救援指挥部应根据(ABCD)、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救援的人力和物力,制定抢救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 A.灾害性质; B.事故发生地点; C.波及范围; D.灾区人员分布。

9、井下基地应设置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设专人看守电话并做好记录,保持与救援指挥部、灾区工作救护小队的联络。指派专人检测(BCD)等情况。

A.氧气; B.风流; C.有害气体浓度; D.巷道支护。

10、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称为上山。按用途和装备分为:(ABCD)。 A.输送机上山; B.轨道上山; C.通风上山; D.人行上山。

四、判断题(10题)

1、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煤矿企业应急预案应当与所在地市级以上政府编制应急预案相衔接。(×)

3、矿方向救护队提供的图纸和资料应真实、准确,且至少每年为救护队更新一次。(×)

4、突出与冲击地压煤层,应当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 的巷道内、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

所在位置、回风巷有人作业处等地点,至少设置1组压风自救装置。(√)

5、采区避灾路线上应设置压风管路,主管路直径不小于100mm,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50mm。(√) 6、矿山救护队执行灾区侦察任务和实施救援时,必须至少有1名大队或大队以上指挥员带队。(×) 7、紧急避险设施应当设置在避灾路线上,并有醒目标识。(√) 8、矿山救护指战员进入60℃高温区的最长时间不得超10min。(×)

9、处理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必须加大灾区风量,迅速抢救遇险人员。(√)

10、灭火工作必须从火源进风侧进行。用水灭火时,水流应从火源外围喷射,逐步逼向火源的中心。(√)

五、名词解释(5题)

1、瓦斯(二氧化碳)浓度:瓦斯(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占有的比率,以%表示。 2、煤尘爆炸危险煤层:经煤尘爆炸性试验鉴定证明其煤尘有爆炸性的煤层。 3、保护层: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或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采的煤层或矿层。 4、掘进工作面的风流:掘进工作面到风筒出风口这一段巷道中的风流。

5、单轨吊车:在悬吊的单轨上运行,由驱动车或牵引车(钢丝绳牵引用)、制动车、承载车等组成的运输设备。

六、简答题(5题)

1、有多支矿山救护队联合参加救援时,煤矿安全规程如何规定的?

答:有多支矿山救护队联合参加救援时,应当由服务于发生事故煤矿的矿山救护队指挥员负责协调、指挥各矿山救护队实施救援,必要时也可由救援指挥部另行指定。

2、封闭具有爆炸危险的火区时,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1)先采取注入惰性气体等抑爆措施,然后在安全位置构筑进、回风密闭。

(2)封闭具有多条进、回风通道的火区,应当同时封闭各条通道;不能实现同时封闭的,应当先封闭次要进回风通道,后封闭主要进回风通道。

(3)加强火区封闭的施工组织管理。封闭过程中,密闭墙预留通风孔,封孔时进、回风巷同时封闭;封闭完成后,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出。

(4)检查或者加固密闭墙等工作,应当在火区封闭完成24h后实施。发现已封闭火区发生爆炸造成密闭墙破坏时,严禁调派救护队侦察或者恢复密闭墙;应当采取安全措施,实施远距离封闭。

3、处理冲击地压事故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分析再次发生冲击地压灾害的可能性,确定合理的救援方案和路线。 (2)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恢复独头巷道通风时,应当按照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3)加强巷道支护,保证安全作业空间。巷道破坏严重、有冒顶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止二次冒顶的措施。

(4)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护情况,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4、处理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不得停风和反风,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 (2)通风系统及设施被破坏时,应设置风障、临时风门及安装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

(3)恢复突出区通风时,应以最短的路线将瓦斯引入回风巷。回风井口5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并设专人监视。

(4)是否停电应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决定。 5、处理水灾事故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1)迅速了解和分析水源、突水点、影响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情况。根据被堵人员所在地点的空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出被困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救灾方案。

(2)尽快恢复灾区通风,加强灾区气体检测,防止发生瓦斯爆炸和有害气体中毒、窒息事故。 (3)根据情况综合采取排水、堵水和向井下人员被困位置打钻等措施。 (4)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注意防止冒顶和二次突水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