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下一代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1a92e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1

1. 云计算概述

1.1. 云计算概念

一提到云计算大家可能想到了虚拟化,认为云计算就是虚拟化技术。其实不然,云计算既不是一个技术,也不是一款软件,云计算其实是一种服务的模式(理念)。企业所考虑的不仅是云计算怎样去改变IT的服务和交互模式,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且也需要衡量云计算在商业方面的价值。管理员只需审批订单即可,云计算会打理好其余的全部工作。这个流程可将企业给客户提供资源的时间从几个月缩短至几分钟。云计算还提供用户界面,同时允许用户和IT管理员在整个服务生命周期中轻松管理调配好的资源。而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恰恰映衬了中国的国情。

云计算由一系列可以动态升级和被虚拟化的资源组成,这些资源被所有云计算的用户共享并且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访问,用户无需掌握云计算的技术,只需要按照个人或者团体的

Page 4 of 77

需要租赁云计算的资源。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是继19世纪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云计算的出现并非偶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麦卡锡就提出了把计算能力作为一种像水和电一样的公用事业提供给用户的理念,这成为云计算思想的起源。在20世纪80年代网格计算、90年代公用计算,21世纪初虚拟化技术、SOA、SaaS应用的支撑下,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使用和交付模式逐渐为学界和产业界所认知。

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云计算将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下面我们看看几个主流的云计算的定义:

私有云:部署在一个封闭和特定环境(网络封闭或者服务范围封闭)中的一个云计算系统。该系统的系统边界明确,仅对指定范围内的人员提供服务。该系统以外的人员和系统无法使用该云,比如非服务区或者非指定内部网络的人不能使用私有云上的云服务。

公有云:部署在一个开放环境中,为所有具备网络接入能力的人和系统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和使用公有云服务,但是不拥有云也不管理云。

混合云:以私有云为基础,能够在业务负载超越私有云自身能力或其他指定的情况下,把部分业务负载透明的分流到其他云上进行处理,使得私有云和部分其他云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

Page 5 of 77

社区云:利用多个提供商提供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以及软件服务等,通过一定的协议进行资源共享和协同形成云计算系统。

行业云:是由国内著名的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供应商提出的。行业云就是由行业内或某个区域内起主导作用或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以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部或相关组织和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的云平台。行业云是目前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云计算模式。

行业云与公有云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来源及服务提供者的的核心竞争力。公有云是可为公众所使用的云平台,一般为一个专门出售云服务的机构所拥有,例如google、baidu,其特点是数据来源是公开途径,通过独有的应用为利用公开数据为客户提供服务,其算法、业务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而行业云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行业内部的核心组织,也有一部分会来自行业内部的其他成员,绝大部分是私有数据,数据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数据不可能提供给第三方却又同时具有对外服务的需求。如未来质检行业需要对外提供各类商品的信息查询,但是数据又不可能交给第三方处理,所以质监系统会建立一个质检行业云,整合整个系统的信息,来对外提供该类服务,类似的行业还有交通、环保、卫星等。

1.2. 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及挑战

近年来,作为云计算兴起最早的国家,美国一直引领着云计算的发展。而在我国,云计算虽然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得到了政府多项政策的扶持。早在2010年,我国就将云计算产业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试点示范工作,自此,我国的云计算产业逐步从概念走向落地。2011

Page 6 of 77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批准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云计算示范应用,支持资金总规模高达15亿元,首批资金下拨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试点城市的15个示范项目。2012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将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作为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二十项重点工程之一,云计算产业规模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云计算产业分为市场准备期、起飞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已处于起飞阶段,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产品不断完善,用户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准备阶段(2007—2010):主要是技术储备和概念推广阶段,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尚在尝试中。用户对云计算认知度仍然较低,成功案例较少。初期以政府公共云建设为主。

起飞阶段(2011—2015):产业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商业模式构建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进入云计算产业的“黄金机遇期”。此时期,成功案例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出现大量的应用解决方案,用户主动考虑将自身业务融入云。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设齐头并进。

成熟阶段(2016—):云计算产业链、行业生态环境基本稳定;各厂商解决方案更加成熟稳定,提供丰富的XaaS产品。用户云计算应用取得良好的绩效,并成为IT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计算成为一项基础设施。

云计算为提高设备使用率,运维效率和实现资源的按需交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云计算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 建设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发展、重复投资。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规划标准,

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网络彼此不能互联,线路不能共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

2) 已建成的云计算系统模式不统一,难以实现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均以单个部门牵头

Page 7 of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