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运动生理学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29fe3743323968011c92e0

5.在运动技能已经巩固的阶段,第一信号系统的兴奋( )第二信号系统。 A.不完全传递给 B.选择性地传递给 C.全部传递给 D.以上都不对

1.运动强度愈( ),持续时间愈( )的运动项目,每分需氧量则愈( )。 A.大,长,大 B.大,短,大 C.小,长,小 D.小,短,小

3.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 )密切相关。 A.每搏输出量 B.最大摄氧量 C.心肌收缩能力 D.心输出量 4.( )被认为是决定VO2max的外周机制。 A.肌纤维组成 B.有氧代谢能力

C.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 D.氧运输系统的机能

5.大量研究结果充分表明,VO2max水平高低是( )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之一。 A.短时间运动项目 B.速度—耐力性项目 C.大强度运动项目 D.耐力性项目

6.乳酸阈反映了机体内的代谢方式由( )为主的临界点或转折点。 A.无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有氧代谢 B.糖代谢为主过渡到有氧代谢 C.无氧代谢为主过渡到糖代谢 D.有氧代谢为主过渡到无氧代谢

7.下列用于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有( )。 A.持续训练法 B.最大乳酸训练法 C.乳酸耐受能力法

D.最大乳酸阈强度训练法 14.乳酸阈值高的是( )。 A.短跑运动员 B.长跑运动员 C.跳跃运动员 D.投掷运动员

15.乳酸阈水平可用来评定机体( )能力。 A.无氧 B.有氧 C.血乳酸

D.ATP—CP系统

2.提高有氧耐力的关键因素是( )。

A.运动强度 B.持续时间

9

C.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D.周次数 3.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内中的( )。 A.糖原储备量有关 B.脂肪储备量有关 C.蛋白质储备量有关 D.ATP-CP贮备 4.投掷运动员器械出手的速度属于( )。 A.反应速度 B.位移速度 C.动作速度 D.都不是

6.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要求运动强度大,而最合适持续时间是( )。 A.10 s以内 B.10~20s C.20 D.30~40s 7、哪一个不是影响灵敏素质的因素( )。 A.年龄 B.速度素质 C.力量素质 D.心率 8.影响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是( )。 A.力量 B.年龄 C.关节的活动范围 D.性别

9.训练有氧耐力最有效的强度指标是( )。 A.最大吸氧量 B.无氧阈

C.心输出量 D.个体乳酸阈 10.耐力以能量供应的方式,可分为( )。 A.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 B.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 C.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D.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11.力量训练使肌肉增粗,属于( )。

A.肌原纤维型功能肥大 B.肌浆型功能肥大 C.快肌纤维增多 D.慢肌纤维增多 12.耐力训练使肌肉增粗,属于( )。

A.肌原纤维型功能肥大 B.肌浆型功能肥大 C.快肌纤维增多 D.慢肌纤维增多

14.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练习的最佳负荷是( )。 A.5RM 负荷 B.6-10RM负荷 C.1-15RM负荷 D.16-20RM负荷

19.无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肌肉( )供能的能力。 A.氧供应不足 B.氧供应充足 C.氧供应停止 D.氧供应过剩

20.通常以运动员能负氧债的最大数量作为衡量( )耐力高低的指标。 A.有氧 B.无氧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

21.完成单个动作的时间长短称为( )速度。 A.反应 B.动作 C.位移 D.力量

22.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则称为( )速度。 A.反应 B.动作 C.位移 D.力量

1.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系列( )性变化。A.条件反射 B.运动条件反射 C.自然的条件反射 D.人工条件反射

2.对人的工作效率不起良好作用的赛前反应有( )。

10

A.血糖适当升高 B.血压适当升高

C.尿频 D.心率适当升高 6.“极点”产生早晚与下列那些因素无关( )。 A.年龄 B.训练程度 C.气候条件 D.教练员 10.“第二次呼吸”出现标志着( )。

A.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B.准备活动的结束 C.稳定状态的结束 D.疲劳的恢复

11.“第二次呼吸”现象是人体( )功能增强所致。 A.植物性 B.运动性 C.植物与运动性 D.肝脏解毒

12.“第一拐点”是发生在运动过程中( )状态下。 A.准备活动 B.进入工作 C.稳定 D.疲劳

13.“第二拐点”出现意味着机体开始进入( )状态。 A.工作 B.疲劳 C.恢复 D.稳定

15.运动员参加100米跑比赛时,机体处于( )状态下工作。 A.高乳酸 B.低乳酸

C.有氧 D.有氧与无氧混合

16.400米跑运动员比赛时机体处于( )状态下工作。 A.有氧 B.高乳酸

C.低乳酸 D.有氧与无氧混合

11.各项身体素质自然增长速度的顺序,从大到小排列( )。 A.力量—耐力—速度 B.耐力—速度—力量 C.速度—力量—耐力 D.力量—速度—耐力

12.身体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 A.力量—耐力—速度 B.耐力—速度—力量 C.速度—耐力—力量 D.力量—速度—耐力

三、判断正误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掌握运动技能就是建立反射的过程。( )

2.大脑皮质建立的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学新技术就越易受干扰,不容易形成。( ) 3.形成运动技能的巩固阶段,动作的某些环节达到了自动化过程。( ) 4.形成运动技能的巩固阶段,内脏器官与运动器官协调配合的更加完善。( ) 5.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自动化动作时,全部过程都不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 ) 6.运动技能已经达到自动化阶段,运动员仍应不断检查动作质量。( ) 14.各种身体素质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其增长速度在各年龄阶段中都一样。( ) 15.力量素质发展的最高阶段(增长速度的最高峰),男孩约在11~13岁,女孩约在10~13岁。( )

16.速度素质发展最高阶段,男孩约在8~13岁,女孩约在9~12岁。( ) 17.灵敏素质发展的最高阶段,约在13~14岁。( )

11

习题答案

2.运动生理学(sports physiology):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9.兴奋(excitation):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其表现,称之为兴奋。 10.应激性(irritability):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11.适应性(adaptability):生物体所具有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之为适应性。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制,阐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运动锻炼,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全民体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19.肌电图(Electromyogram, EMG):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23.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22.向心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12.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1) 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不同的肌纤维其形态学特征也不同。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收缩蛋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较也比慢肌纤维发达。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并且,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因而导致慢肌纤维通常呈红色。与快肌纤维相比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而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在神经支配上,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较慢,一般为2~8米/秒;而快肌纤维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可达8~40米/秒。 (2) 生理学特征

A.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通过肌肉收缩时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曲线可以看出,肌肉中如果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较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较快,力量—速度曲线则向右上方转移。

B.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肌肉收缩的力量与单个肌纤维的直径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有关。由于快肌纤维的直径大于慢肌纤维,而且快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多于慢肌运动单位。因此,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地大于慢肌运动单位。在人体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的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较大。 C.抗疲劳能力

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抗疲劳能力不同。和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慢肌纤维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是因为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体积大而且数目多,线粒体中有氧代谢酶活性较高,肌红蛋白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毛细血管网较为发达,因而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潜力较大。快肌纤维比较容易疲劳,这与快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