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3c237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1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材料三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四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6分) (5)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池,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元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

材料三 “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10分)

28.自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纸一直是人类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学和文化进步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造纸术西传过程一览表

时间 793年 900年 1150年 1189年 1276年 重大事件 大马士革开办了造纸厂 造纸术传入埃及 阿拉伯人渡过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堤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纸厂 由西班牙传入法国的耶洛城 阿拉伯人通过地中海,经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纸厂 时间 1405年 1494年 1567年 1586年 1694年 重大事件 由法国传 入比利时 传入英国 传入俄国 传入荷兰 由荷兰传 入美国 ——根据王连科的《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编制 材料二 18世纪之后,欧洲各国的纸张生产,逐步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械操作过渡,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但是我国在纸发明以后)1 700年内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直到1881年(清光绪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经营的华章造纸厂,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机器造纸厂。

——王连科《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

(1)请指出材料一中一处明显的史实错误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6分)

(2) 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18世纪之后欧洲“翻开了造纸工业新的一章”,而中国却长期“停留在手工造纸阶段”的原因。(8分)

吉化一中高二月考历史试卷

1、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在当时最典型的是“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项是秦朝时期;C项是汉朝时期;D项是唐朝时期。 答案:A

2、解析:依材料信息:绝弃圣智、仁义、巧利。这是反对儒家和墨家的思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是小国寡民的思想。 答案:C

3、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了解诸子百家中儒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当时统治者对儒家思想兴趣不大,主要在于儒家的思想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答案:B

4、解析:孟子“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大意是:眼中没有父母、君上的人(违反儒家礼仪道德的人),犹如畜生豺狼。司马迁“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大意是:如果天下都按这些思想来做,那么就没有尊卑差异了。他们都在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 答案:B

5、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A属于孟子的思想,B属于墨子的思想,D属于道家的思想。 答案:C

6、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秦朝之后建立汉朝,汉初以道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一句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B、C、D说法错误。 答案:A

7、解析:本题考查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比较。该题较容易,回答中需注意“根本着眼点”,应选D项“加强君主专制”。B、C项明显错误,A项是表面现象。 答案:D

8、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董仲舒认为,“善”出自人性,但人性不一定是“善”的,因为需要君主来完善人性,这是天意,说明董仲舒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根据题干中“性比于禾,善比于米”分析,认为人性本善属于孟子观点,根据“此天意也”分析,认为君主的权力来源与“天”属于“君权神授”的体现,因此应选B项。荀子主张性恶论,题干中没有C、D项的表现。 答案:B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材料、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扣住题干中心词“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即可知对应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A项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符合题意;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题意无关;而D项绘画风格的写实更是无法体现,只是说明“三教合一”趋势。故选A项。 答案:A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理学、心学的不同的掌握程度。朱熹为理学大师,陆九渊为心学的开山祖师,双方辩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双方对探究理的方法的异同,理学强调向外探求,心学强调向内探究,认为“心就是理”。所以答案为A。 答案:A

11、解析:本题考查程朱理学的相关内容。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主张气节、品德和人的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形成了积极的影响。故选D。 答案:D

12、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二程”的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又对孟子的性善论有发展,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主张克己复礼,故B项错误;“二程”认为“天命之性是至善无疵的”,这显然与荀子的性恶论是背道而驰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天命观的相关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A 13、答案:B

14.解析:抓住题干中材料“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等信息,结合异端思想家李贽的主张,可以得知李贽主张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反对对孔子的迷信崇拜。 答案:C

15、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本质”和“时代发展”等关键词,本质应该优先从经济基础去理解,民主批判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时代发展的要求”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对应的思想主张是发展工商业经济。所以,B项提出“工商皆本”最吻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6、解析:材料的大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省略号之前部分阐述了黄宗羲的思想有对儒家思想继承的一面;省略号之后的部分又表达了不能认为其思想“无新见”,所以通篇体现的观点即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中材料的观点。 答案:B

17、解析:从材料“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可以看出这一学派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应强求一致。而与此观点相对应的只有智者学派,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18、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排除④。 答案:A

19、解析:本题以人文主义思想家伊拉斯谟的作品命制,体现了对人性的本质要求,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情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