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最新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52d79e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d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20cm 时,所以f=10cm.不符合题意. B、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C、当u=2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不符合题意.

D、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24.某同学利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小于镜头焦距 B. 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等于镜头焦距 C. 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 D. 使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大于镜头二倍焦距 【答案】 D

【解析】【分析】用照相机拍摄时,照相机到景物的距离是物距,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为: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在凸透镜的胶片上得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故选D.

25.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处在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8cm B.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 一定大于20cm 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因为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所以,20cm>2f, 2f>16cm>f, 所以10cm>f>8cm. 故选B.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确定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26.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B. 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投影仪工作时,2f>u>f,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近视眼是人眼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照相机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

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2)近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来矫正;(3)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7.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同时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②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③掌握漫反射的概念.知道要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需要发生漫发射.

28.图中所画的作图完全正确的是( )

A. 浮力力臂 B.

光的折射

C.

【答案】 B

通过透镜的光线 D.

力和

【解析】【解答】A、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A不合题意;

B、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符合题意;

C、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C不合题意;

D、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从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

【分析】A、不管容器怎样放置,水面总是水平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B、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玻璃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知,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D、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即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之间的垂线段 .

29.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合实际,它是( )

A. 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 凹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D. 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A正确;

B、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而不凹面镜,故B错误; C、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减强,即折光能力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C正确;

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凹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而且可使光线会聚到一点;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3)(4)凸透镜、凹面镜对光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