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思考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思考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74f1a04693daef5ff73d34

答:眼图要把所有波形重叠在一起看;普通观测绝不能将所有的波形重叠到一起。 17、 示波器的触发源必需选择什么信号进行触发才能扫描得到眼图?为什么? 答:用时钟信号作为触发源,因为要使眼图的清晰。

18、二进制信号传输时的眼图有几只眼?当传输信号为三元码时,会显示几只眼?

答:二进制双极性博形式,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只能看到一只眼睛,若节诶受的时M进制双极性波形,则在一个码元周期内可以看到纵向显示的(M-1)只眼睛,传输三元码时,眼图中会出现一根代表“D”的水平线,另外,扫描时间为nTs时可以看到并排的几只眼睛。 19、接收端进行数据还原时,如何通过眼图来选择采样时刻、判决门限? 答:眼图睁开时刻或者最小峰值畸变时刻。

实验三 2FSK 调制与解调实验

1、 画出实验电路中 2FSK 调制器采用的原理框图; 答:

2、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相关资料,说明本实验 2FSK 调制的载波频率分别是 多少?

答:f1=1MHZ,f2=2MHZ

3、 实验中,信息的码速率是多少? 答:B=1.5MHZ,Rb=256kHZ

4、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量 2FSK 的两个载波频率?

答:方法一:测量 10 个周期,并取平均值。方法二:把 a 载波设成全 0,则显示的是 b 载波的频率。设 a 载波设成全 1,则显示为 a 载波的频率。

5、 本实验中,2FSK 信号带宽是多少?用数字示波器如何测量?

答:答: |f2-f1|+2fs=2M-1M+2*256K=1.512Mhz, f1、 f2 是 2 个载波频率,fs 为基带信号的带宽。先按下 MATH 按钮,再选择 FFT。 6、 画出 2FSK 过零检测解调的原理框图; 答:

7、 FSK 过零检测解调方案采用数字电路如何实现; 答:将 2FSK 信号通过放大整形形成矩形脉冲,分别送入 U18a 单稳触发器实现上升沿促发和 U18b 单稳触发器实现下降沿促发,然后将两个单稳触发器输出脉冲相加。相加器采用

或非门实现。这一过程实际起到微分、整理、脉冲形成的作用,所得到的是与频率变化相应的脉冲序列,这个序列就代表调频波的过零点。脉冲序列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便能得到对

应的原数字基带信号

8、 测试接收端的各点波形,需要与什么波形对比,才能比较好的进行观测?示波器的触发源该选哪一种信号?为什么?

答:与该点相同作用处的波形(信息量不同)相比较。触发源选择原始信号。 因为频率低稳定度高。

9、 采用过零检测解调的方法时,将 f1 和 f2 倍频的电路是如何设计的? 答: 经过上升沿、下降沿单稳态触发后相加输出。

10、 采用过零检测解调的方法时,解调电路中哪一点的波形是 f1 和 f2 的倍频? 答:相加器输出端

11、 解调时将 f1 和 f2 倍频有何好处?如何通过仪器测量来说明? 答:原来△f=|f2-f1|=1Mhz,倍频后,△f=|f2-f1|=2Mhz,从而降低低通滤 波器的难度,方便提取 f1、f2 的直流分量,减少干扰。 12、 解调电路各点信号的时延是怎么产生的? 答:由滤波和抽样产生。

13、 解调电路中 T31(放大出)没有信号输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1)没有信号输入(2)放大器损坏(3)放大器频率,响应低 14、解调出的信码和调制器的绝对码之间的时延是怎么产生的? 答:由滤波和抽样产生。

15、解调的信号为什么要进行再生?

答:整形后的码 1 和码 0 宽度不同,为使其等宽。 16、解调的信号是如何实现再生的?

答:通过施密特触发器,送抽样时钟给施密特后,每当时钟边沿触发时,输出信号幅度随抽样时刻改变。

17、 画出 2FSK 锁相 PLL 解调的原理框图; 答:

18、PLL 解调 2FSK 信号的原理是什么?

答:在信噪上升时,利用 PLL 可以降低误码率 19、锁相环 NE564 的工作原理?

答: 它是由输入限幅、鉴相器、压控振荡器、放大器、直流恢复电路和施 密特触发器等大部分组成。 限幅用差动电路,高频性能很好,起作用是 输入幅度不同的条件下,产生恒定的输出电压,作为鉴相器输入信号。 20、针对过零检测原理方框图,如何采用数字电路实现; 答:将 2FSK 信号通过放大整形形成矩形脉冲,分别送入18aU单稳触发器实现上升沿促发和18bU单稳触发器实现下降沿促发,然后将两个单稳触发器输出脉冲相加。相加器采用或

非门实现。这一过程实际起到微分、整理、脉冲形成的作用,所得到的是与频率变化相应的脉冲序列,这个序列就代表调频波的过零点。脉冲序列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便能得到对应的原数字基带信号。单运放为20U、19cU整形输出,23aU为再生电路。 21、T19(2FSK 过零检测出)信号异常,如何判断故障点在哪?

答:以输入 CH1、2FSK 为参考,CH2 作测量端,在过零检测电路系统上作逐个排查 22、解调输出信号与发送端的数据信号对比,为什么会有延时,是哪些原理造成的? 答:由滤波和抽样产生。

实验四 2PSK 调制与解调实验

1、 实验箱中 2PSK 调制器用的调制方法是什么? 答:移相键控调制的直接调相法。

2、 2PSK 调制能否用非相干解调方法? 答:不能。

3、 相位模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答:①原因:在调制过程中采用了分频,而二分频器的输出电压有相差 180 度的两种可能相位,即其输出电压的相位决定了分频器的初始状态,这就 是会导致分频出的载波存在相位模糊(2PSK 采用的是相移方式) ②解决办法:使用 2DPSK 二相相对移相键控 4、 绝/相、相/绝变换的框图? 答:

5、 绝/相、相/绝变换电路是怎么实现的。

答:绝/相变换电路是把数据信息源输出的绝对码变相对码,2DPSK 信号由相对码进行绝对调相得到。它由模二加10AU(74LS86)和 D 触发器9AU(74LS74)组成,其逻辑关系为:ia⊕i-1b=ib,其中ia是绝对码,i-1b是延迟一个码元的相对码,ib是相对码。相/绝变换电路由14BU(74LS74)和15BU(74LS86)组成,其逻辑关系可表示为i-1b⊕ib=ia,其中ib为相对码,i-1b为延迟一个码元的相对码,ia为绝对码。

6、 画出实验板中 2PSK、2DPSK 调制与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答:

7、 本实验中,2PSK 信号带宽是多少?用数字示波器如何测量? 答:B=2sf=2/Ts。先按 MATH 按钮,再选择 FFT 选项。

8、 测试接收端的各点波形,需要与什么波形对比,才能比较好的进行观测?示波器的触发源该选哪一种信号?为什么?

答:绝对码波形。原始信号。触发源信号应该选择频率较低、稳定度高的信号。 9、 解调电路各点信号的时延是怎么产生的? 答:由滤波与抽样产生。 10、 码再生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防止噪声干扰的累加,恢复出基带信号。②把码元展宽。 11、 用 D 触发器做时钟判决的最佳判决时间应该如何选择?

答:眼图中眼睛张开最大时刻,即码元能量最大时刻,把各个信号叠加在一起。 12、 解调出的信码和调制器的绝对码之间的时延是怎么产生的? 答:由滤波与抽样产生。 13、 在接收机带通滤波器之后的波形出现了起伏是什么原因,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设计多大比较合适?

答:符号切换造成了旁瓣的产生,0、1 跳变使得高频成份丰富。π →0→π 转换点导致的频谱扩展特别大,通过滤波器会缩小。带宽设计为 2/Ts。

实验五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需要几步,分别是什么? 答:抽样,量化,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