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857bc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e

答:金属材料的塑性比陶瓷材料好很多的原因:从键合角度考虑,金属材料主要是金属键合,无方向性,塑性好;陶瓷材料主要是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塑性差。离子键产生的静电作用力,限制了滑移进行,不利于变形。

铜为面心立方结构,铁为体心立方结构,两者滑移系均为12个,但面心立方的滑移系分布取向较体心立方匀衡,容易满足临界分切应力。且面心立方滑移面的原子堆积密度比较大,因此滑移阻力较小。因而铜的塑性好于铁。

4.请总结并简要回答二元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单相区、双相区和三相区中,相成分的变化规律。 答:

单相区:相成分为合金平均成分,不随温度变化;

双相区:两相成分分别位于该相区的边界,并随温度沿相区边界变化; 三相区:三相具有确定成分,不随结晶过程变化。

5.合金产品在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会发生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为什么?如果合金需要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才能完成变形成型,需要采用什么中间热处理的方法?而产品使用时又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又应如何热处理?

答:合金进行冷塑性变形时,位错大量増殖,位错运动发生交割、缠结等,使得位错运动受阻,同时溶质原子、各类界面与位错的交

互作用也阻碍位错的运动。因此发生应变硬化,使强度、硬度升高。 较大的塑性变形产生加工硬化(应变硬化),如果需要继续变形就要进行中间热处理,即再结晶退火,使塑性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零件可继续进行塑性变形。

如果产品需要保持高的强度、硬度,可在最终热处理时采用去应力退火,去除残余应力,保持零件较高的强度、硬度。 二、 作图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在fe-fe3c相图中有几种类型的渗碳体?分别描述这些渗碳体的形成条件,并绘制出平衡凝固条件下这些不同类型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貌。 答:

渗碳体包括:初生(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共五种。

(1)初生(一次)渗碳体:含碳量大于4.3%的fe-c合金在平衡凝固时从液相结晶出来的渗碳体,形貌为板条状。

(4)共晶渗碳体:含碳量2.11~6.69%的fe-c合金,在1148℃发生共晶反应时形成的渗碳体。

(5)共析渗碳体:含碳量0.0218~6.69%的fe-c合金,在727℃发生共析反应时生成的渗碳体。 各渗碳体形貌见教材相关部分。

2、 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滑移面上各有一条刃型位错 ab、xy,如图所示。假

设以下两种情况中,位错线xy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v所示,试问交割后两位错线的形状有何变化(画图表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分别会在每个位错上形成割阶还是扭折?新形成的割阶或扭折属于什么类型的位错? 答:a图:

① xy向下运动与ab交割,产生pp′小台阶,宽度为|b1| ② pp′的柏氏矢量仍为b2 ③ pp′⊥b2为刃型位错

④ pp′不在原滑移面上,为割阶 ⑤ xy平行于b2,不形成台阶 b图:

① ab位错线上出现pp′平行于b2,宽度为|b1| ② pp′的柏氏矢量仍为b2 ③ pp′∥b2为螺型位错

④ pp′在原滑移面上,为扭折

⑤ xy位错线上出现qq′平行于b1,宽度为|b2| ⑥ qq′的柏氏矢量仍为b1 ⑦ qq′∥b1为螺型位错

⑧ qq′在原滑移面上,为扭折

3、已知h原子半径r为0.0406nm,纯铝是fcc晶体,其原子半径r为0.143nm,请问h原子溶入al时处于何种间隙位置? 答:fcc晶体的八面体间隙,四面体间隙。根据题意知 ,因此h原子应处于八面体间隙。 三、 综合分析题(共40分)

1、试用位错理论解释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现象。

答:将退火低碳钢进行少量塑性变形后卸载,然后立即加载,屈服现象不再出现。如果卸载后在室温下放置较长时间或加热到一定温

度保温,屈服现象再次出现,而且低碳钢的强度及硬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时效或机械时效。 机理:

柯垂尔理论认为,卸载后立即重新加载,位错已经脱钉,因此不再出

现屈服现象。放置或加热后再加载,位错被重新定扎,因此会再次出现屈服现象。

位错増殖理论认为,卸载后立即重新加载,位错已经増殖,因此不再出现屈服现象。放置或加热后再加载,发生了回复,位错发生重排和抵消,因此会再次出现屈服现象。

两种理论均有实验依据,目前一般同时采用两理论解释应变时效的产生原因。

2、如图所示,在立方单晶体中有一个位错环abcda,其柏氏矢量b平行于z轴

1)指出各段位错线是什么类型的位错。 答:

1)ab、bc、cd、da段都是刃位错

2)ab和cd不动;bc向上滑移,ad向下滑移,如图所示。 西北工业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试题名称:材料科学基础(a卷) 试题编号:832 说 明:所有答题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第 1 页 共 7 页 一、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请从原子排列、弹性应力场、滑移性质、柏氏矢量等方面对比刃位错、螺位错的主要特征。 答:刃型位错:

1) 1晶体中有一个额外原子面,形如刀刃插入晶体 2) 2刃位错引起的应力场既有正应力又有切应力。

3) 3位错线可以是折线或曲线, 但位错线必与滑移(矢量)方向垂直

【篇三: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8章习题-答案】

加的界面能

母相为液态时,不存在体积应变能问题;而且固相界面能比液—固的界面能要大得多。相比之下,固态相变的阻力大。

2.如同在液相中一样,固相中的形核几乎总是非均匀的,这是由于固相中的

非平衡缺陷(诸如非平衡空位、位错、晶界、层错、夹杂物等)提高了材料的自由能。如果晶核的产生结果使缺陷消失,就会释放出一定的自由能,因此减少了激活能势垒。

新相在位错处形核有三种情况:一是新相在位错线上形核,新相形成处,位错消失,释放的弹性应变能量使形核功降低而促进形核;二是位错不消失,而且依附在新相界面上,成为半共格界面中的位错部分,补偿了失配,因而降低了能量,使生成晶核时所消耗的能量减少而促进形核;三是当新相与母相成分不同时,由于溶质原子在位错线上偏聚(形成柯氏气团)有利于新相沉淀析出,也对形核起促进作用。

4.脱溶顺序为:

判断一个新相能否形成,除了具有负的体积自由能外,还必须考虑新相形成时

?g*?16??3?/?

2的界面能和应变能。由临界形核功

6.如果脱熔是在母相中各处同时发生,且随新相的形成母相成分发生连续变

化,但其晶粒外形及位向均不改变,称之为连续脱熔。

与连续脱熔相反,当脱熔一旦发生,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固熔体立即由过饱和状态变成饱和状态,并与母相原始成分形成明显界面。在晶界形核后,以层片相间分布并向晶内生长。通过界面不但发生成分突变,且取向也发生了改变,这就是不连续脱熔。其主要差别在于扩散途径的长度。前者扩散场延伸到一个相当长的距离,而后者扩散距离只是片层间距的数量级(一般小于1?m) 不连续脱熔有以下特征:

(1) 在析出物与基体界面上,成分是不连续的;析出物与基体间的界面都为

大角度的非共格界面,说明晶体位向也是不连续的。 粒之一中长大。

(3) 胞状析出物长大时,熔质原子的分配是通过其在析出相与母相之间的界

面扩散来实现的,扩散距离通常小于1?m。 6. a1—cu合金的脱溶系列有: 脱熔相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