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新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 短诗三首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精品-最新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 短诗三首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b3b3f11b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e

授课 时间 课题 短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2课时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教学 目标 “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 重点 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 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难点 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初读课文,读出节奏。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释义诗题 1.【出示课件2】 《 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谈话导入,解释题目,介绍作品和作者背设计意图 导入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景,有助于理解课文,( )分钟 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激发学习兴趣。 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这是冰心先生的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朗读欣赏。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冰心先 生的三首短诗。

2.(板书课题:繁星)学生齐读课题“繁星”。解释“繁星”,指导书写“繁”字,上下结构,注意下面的“绞丝底”写的宽一些,上面的部分写得扁一些。【出示课件3】 3.诗集介绍:【出示课件4】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冰心先生一起,体会母爱、童真、自然的美好。

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词 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6:词语】 漫灭 波涛 繁星 藤萝 膝上 躲到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指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漫、繁 ”,后鼻音“藤”,读准易错音“膝”。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词语,从字的音、形、意入手,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新课 教学 ( (3)理解词语【出示课件8】 )分钟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2)指导书写【出示课件7】 重点指导“藤 膝”。 “藤”上窄下宽,上面的草字头的一横要写长一些。下面 的部分是“滕”,不是“腾”。 “膝”左窄右宽,右边的部分,需要注意,上面是个“木”, 撇捺要注意避让穿插,下面不是“水”。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由学生相对熟悉的古诗入回忆:想过去的事或指回想;反省。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缠绕茎,羽手,与现代诗形式与内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总状花序,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容异同的比较,培养学具有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 生思辨的能力,通过探思潮:某一时期内在社会上流行的思想倾向;脑海里涌现究学习,初步发现现代的念头。 诗一般不拘格式和韵清响:清脆的响声。 律相对自由的特点。在三、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环节一:朗读《繁星》(一五九) 【出示课件9】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1.发现韵脚:发现“了”“里”,了解同字成韵。 歌的韵味和节奏。 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间的强弱对比, 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的节奏。 环节二:朗读《繁星》(七一) 【出示课件10】 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节奏相仿的特点。 2.读出节奏: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 环节三:朗读《繁星》(一三一) 【出示课件11】 1.比较思考:现代诗与古诗之间的异同,发现诗“韵”。 2.读出节奏:感知“光”“香”“响”ɑnɡ的韵脚,了解同音成韵,关注问号的语气,读出节奏。 3.情境朗读:师生合作,接读“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 过渡:读着读着,你不仅发现了现代诗的节奏,你还发现了现代诗的什么特点呢?预设:发现现代诗押韵的特点。 预设:我发现现代诗字数不要求相同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2】 课堂小 结或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诗歌。初步了解了诗歌展延伸 的一些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首诗歌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课件13、14】 1.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qī)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tāo)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2.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漫灭( ) 清响( ) 回忆( ) 思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