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安全分析(JSA)方法简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作业安全分析(JSA)方法简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4baccf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f

.

表1 XXXX作业JSA记录表 编号: 作业活动: 分析人员: 序作业步骤 号 1 2 3 XXXX作业 危害描述 区域/工艺过程: 日期: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补充控制措施 表1为某作业JSA记录表模板。该表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作业信息和作业安全分析。 作业信息中包括作业活动名称、作业区域、主要工艺过程、JSA人员信息以及作业日期等内容。

作业安全分析中则主要包括作业步骤划分、各步骤存在危害因素描述、现有控制措施描述、补充控制措施制定等内容。

..

.

3.作业步骤划分

作业步骤划分是直接作业环节JSA实施的基础,需要JSA人员将作业活动按实际作业程序件划分。作业步骤的划分和描述原则如下:

(1)针对某一项作业活动,将其划分为若干步骤。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程序划分,每一个步骤都应是作业活动的一部分。划分的步骤不能太笼统,否则会遗漏一些步骤以及与之相关的危害。另外,步骤划分也不宜太细,应经大家讨论后确定。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为3-8步。如果作业活动划分的步骤实在太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危害分析。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步骤正确的顺序,顺序改变后的步骤在危害分析时有些潜在的危害可能不会被发现,也可能增加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危害。

(2)应由相当有工作经验并能完整辨识整个作业工艺的人划分作业步骤。

(3)作业步骤的描述,语言要简练,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如何做。描述作业步骤一般用动宾词组;不能用动宾词组描述的,也可用含有动词的短句。按照顺序在分析表中记录每一步骤,说明它是什么而不是怎样做。

..

.

4.危害因素辨识及现有控制措施描述

准确辨识危害因素,明确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风险,清楚企业现有的风险控制手段是JSA实施主要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辨识危害的基本方法包括对具有该项作业活动工作经验的人询问交谈、对作业活动的现场观察、查询已有事故(伤害)资料以及获取类似企业作业活动的危害因素辨识材料,通过这些方法,依次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危害的辨识,将辨识的危害列入作业安全分析表中。

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的帮助各单位JSA人员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我们设计了如附件1、2所示的二类提示表。

下面对这二类提示表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1)危害因素辨识提示表

作业步骤划分完成后,全面辨识每一个步骤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于作业人员了解、认知风险至关重要。表2《危害因素辨识提示表》给出了作业过程中“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帮助JSA人员全面思考所分析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

.

使用时,JSA人员可在提示表内勾选该作业步骤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然后结合作业实际,对危害因素加以细化,填入危害因素描述一栏中。

表2危害因素辨识提示表 人 人员行为 ○ 机(物) 设备、设施 ○ 能量 ○ □电伤害(漏电/□指挥失误 □强度不够 电火花/静电) □违章指挥 □刚度不够 □噪声 □违章作业: □稳定性差 □辐射 □高空坠物、飞□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外形缺陷 溅物或其他物体忽视警告 伤害 □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密封不良 □明火 □使用不安全设备 □制动器缺陷 □高温/低温 □爆炸品/易燃□手代替工具操作 □操纵器缺陷 品 □物体(成品、工具、切屑)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产品泄漏 ○ □渗漏 □溢出 □过流 □错误的混合 □其他 □控制器缺陷 □无防护装置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其他 ..

□防护装置缺陷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防护距离不够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摆放错误 等工作 □未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不安全装束 □未按规定处理易燃、易爆物品 □其他违章行为 □设备过载 □其他 □违规监护 □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用力过度/背部扭曲/视觉疲劳/重复动作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