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真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真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02bde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d

(2)当电火锅使用中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电流是2A;接入电路的电热丝的阻值是110Ω;

105J的功;若电热丝产生(3)用电火锅高温档在额定电压下烧水7分钟,电流做了3.696×

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能使1kg初温为20 的水升高80 。 (1)由图知,S1断开,S2接a端,R1和R2串联。根据P=

分析高档、抵挡;

可求电

(2)当开关S1断开,S2接b时,电阻R2单独接入电路,为中温档,根据I中温=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变形,R2=

可求接入电路的电热丝的阻值;

(3)根据W=P高温t可求用电火锅高温档在额定电压下烧水7分钟,电流做的功;根据W=Q吸=cm△t可求水升高多少 。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串并联的识别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以及吸热公式的应用。

19.【答案】解:由题意可知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三个力,分别是:带电体对它的排斥

力、自身的重力、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点都在小球的球心,如图所示:

【解析】

首先判断小球的受几个力,然后把判断出的这几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力要在同一作用点。

受力示意图要能体现出物体受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画示意图时注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相等。不同力的大小要用线段长度来区分。 20.【答案】解:

灯泡和开关的接法:开关要接在火线和灯之间,灯泡的另一侧接在零线上,这样在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

【解析】

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使用性和安全性。

21.【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20 能 右 放大 凸

【解析】

解:(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m,根据平面镜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是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10cm+10cm=20cm;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用不透明的挡板在玻璃板后面挡住蜡烛B,在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后将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3)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2f=20cm,所以f=10cm;

因焦距为10cm,当蜡烛位于35cm刻度线处,物距为50cm-35cm=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使烛焰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根据光路可逆,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故此时可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

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凸透镜,提前会聚,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应放置一个凸透镜;

第22页,共26页

故答案为:(1)光的直线传播;(2)20;能;(3)右;放大;凸。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形成了很多现象,例如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2)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3)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此可以推出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大于二倍焦距,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的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根据光路可逆来分析;

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

22.【答案】匀速直线 甲乙 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紧车闸

【解析】

解:(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根据乙、丙两次实验中,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丙中压力大,滑动摩擦力也大,即通过增大压力可增大滑动摩擦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紧车闸。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甲乙;(3)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紧车闸。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

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3)根据乙、丙两次实验得出结论,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3.【答案】右 2 2

【解析】

解:(1)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并置于水平桌面后,发现杠杆左低右高,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为G,

2L=nG×4L, 乙图,设在B处悬挂钩码的个数为n,由杠杆平衡条件得:4G×解得:n=2,

即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2个钩码;

(3)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此时动力臂等于OC=×4L=2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测力计的示数: F1=

=

=2N。

故答案为:(1)右;(2)2;(3)2。

(1)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并置于水平桌面后,发现杠杆左低右高,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高的一侧调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做出解答;

(3)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动力臂是O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

第24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