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指”课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五指”课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670c2cf5335a8102d22097

18 拉丁舞 五、课程实施与管理

(一)基础型课程实施与管理

贯彻落实国家、地方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提高学校的课程领导力,编制切合学校实际的课程计划,组织学校课程计划的实施,有效落实学校课程计划,加强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建立课程实施评价机制。

1、建立以校长为学校课程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课程管理组织系统,建立学校课程管理制度

2、每学年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编制好学校课程计划。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及“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做到

开齐、开好

3、组织教师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参加各级各类的课程培训。

4、引领和指导教师在三类课程实施中逐步做到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5、崇尚人文精神,提倡“文理兼容,重在基础”,构建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的体现人文精神特点,和谐课堂氛围

的教学模式

6、加强学校课程资源库建设,将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相关资料纳入课程资源库 (二)新“五指”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1、管理流程

(1)成立课程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组员由教导主任、艺术、科技总辅导员、学科教师代表等组成,领导班子定期组织学习研究、协调校内外、课内外的各种关系,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课程领导小组组织运转。定期组织研讨和小结活动,对年级组和任课教师的工作给予一定的指导,并适时组织校内外研讨活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作与交流,定期向校长反馈

(2)加强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研,带着专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本校的课程特色

(3)为保证课题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拨出一部分专款进行课题研究,从教研起步,科研着手,力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有初步成果

2、课程的开发和教师培养 (1).教材建设

a、鼓励所有的指导教师经历“教案→讲义→教材”的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开发过程;

b、继续使用并推广学校已有的拓展型课程教材 c、进一步完善校本教材的实施与管理

d、逐步开发《悦读活动》教材和其他拓展学科学习深度和广度的校本教材 (2.)教师培养

a、所有指导拓展型课程的教师都要有成为该科目行家的目标

b、继续培养学校特色课程的指导教师,推行“星级社团导师”聘任制,激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有效地创造性地改进教学

c、学校课程领导小组聘请课程专家对所有教师都进行课程培训,要求教师都会制订规范课程方案;根据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学习的机会,发现和展示他们多方面的潜能 3、具体实施

(1)基本方式:以游戏活动、动手操作、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2)选题方式: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 教师指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3)实施方式:观察、查阅、讨论、调查、、测量、实验等 (4)组织形式:以课堂为主,课外延伸相结合

(5) 教师指导:以本校教师辅导为主,邀请外校教师与家长参与辅导和

评价

(6)场地、课时安排:课堂内为主,结合课余以及相关的实地场所

25

(7)成果表达:图画、照片、节目、口头汇报、书面汇报等展示活动 六、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根据新“五指”课程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与标准以及具体的操作办法,力求对参与课程学习的每一个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

1、评价的原则

(1).差异性和层次性

(2).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2、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1).学生自评和互评: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完成相应

科目的学习

(2).教师和家长评价:能运用所学科目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完成作品或有成果展示。(口头表达、才艺展示、实

验记录报告、小论文、参加学校月月有节的表现等) (3).社会教育机构评价:各类等级考试、市区各类活动的参与度及获奖记录

以上学生各方面表现均以学生综合评价---“金银铜”拇指奖来体现。 (二).对教师的评价

1、评价的原则

(1).积极性 (2)激励性 (3).创造性 2、评价的途径和内容

(1)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兴趣,了解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引导方式

(2)学校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科目方案的制定及科目实施、科目目标的达成度

(3)自我评价:填写“一中心教师拓展型课程评价表” (三)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1、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 (2)适切性 (3)有效性 2、评价的途径和内容

一学年两次系统收集证据,作出分析与评估,进行价值评断,做适当调整与完善。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