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8970e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d6

(6)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Al(OH)3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_____。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时经常用到; (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大豆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边缘发黄的症状,是缺钾的表现,应该补充钾肥; (4)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 (5)合成橡胶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不易老化等优良性能; (6)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 (1)活性炭; (2)煮沸; (3)钾肥; (4)糖类; (5)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不易老化等优良性能; (6)Al(OH)3+3HCl=AlCl3+3H2O。 2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 (3)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故答案为:(1)t1℃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丙; (3)蒸发结晶; (4)乙>甲>丙。 2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_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解:(1)操作①、操作②均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指的是过滤。 (2)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滤液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3)滤液C是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 故答案为: (1)过滤; (2)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3)①②。

25.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请任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锌>铁>铜,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NO3)2和Fe

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应该是硝酸锌,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NO3)2═Zn(NO3)2+Cu (或Zn+Fe(NO3)2═Zn(NO3)2+Fe)。 故填:铜、铁;Zn(NO3)2;Zn+Cu(NO3)2═Zn(NO3)2+Cu (或Zn+Fe(NO3)2═Zn(NO3)2+Fe)

26.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D的化学式为_____;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_____;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解答】解:(1)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所以D是碳酸钠,水会与E反应,E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二氧化碳,B会与疼死你二氧化碳反应,会与水相互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学式为Na2CO3;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3)E→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1)NA2CO3; (2)产生白色沉淀; (3)2NaOH+CO2=NA2CO3+H2O。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7.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倡导“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关于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回答下面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请说出生活中一种节约用水的做法。

(2)如图是由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酸雨问题,请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3)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的好处是什么?(答一点)

【解答】解: (1)节约用水一方面要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将水循环利用,生活中常用的做法有:使用节水器具、洗衣水拖地、淘米水浇花等; (2)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等,防止酸雨形成可以改变能源结构、降低煤中硫元素的含量,故填:破坏森林,腐蚀大理石建筑物等;利用清洁能源,使用脱硫煤。 (3)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 (1)淘米水浇花; (2)使用脱硫煤; (3)减少白色污染;

28.去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金属资源的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铁与_____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 (2)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

(3)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写出还有哪些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答一点)

【解答】解:(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故填:氧气和水蒸气;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要防止生锈应该隔绝空气或是水,故可以采取刷漆或涂油等方法防止铁生锈;故填:刷漆或涂油; (3)除防止金属腐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寻找金属替代品、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故填:寻找金属替代品。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9.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发生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_____; (3)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_____;

(4)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解答】解:(1)①是铁架台;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用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用E收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发生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F,因为氧气不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5)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H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装置有酒精灯,试管口有棉花,因此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铁架台; (2)BE;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F; (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